又被约谈!携程的“技术霸权”把戏,该收场了!
在线旅游巨头携程又被罚了。
2025年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会议室内,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代表面对监管官员的严肃质询。而这已经是携程近期连续遭遇的又一场监管风波——就在上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才刚刚就“大数据杀熟”和“价格欺诈”等问题对携程进行过约谈。
连续不断的监管问询,不禁让人质疑:这家占据中国酒旅市场56%份额的行业巨头,是否正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扭曲公平竞争环境?
涉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不合理限制,携程再遭行政约谈
据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了行政约谈。经调查核实,该平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已于2025年9月4日依法向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本次约谈旨在督促企业全面整改、规范运营,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
截图自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会议要求,携程旅行网要高度重视此次行政约谈,严格按照时限完成整改。企业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优化等整改任务,并建立健全长效合规机制,加强内部监管和问责,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会议强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互联网平台企业应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主动接受监管:一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法律法规学习机制,不断提升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一线运营人员的合规经营能力,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二要坚守诚信原则,彻底纠正各类不合理限制行为,充分尊重商户自主经营权,针对“强制开通、无法退出”等问题进行彻底整改,重塑以用户和商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三要切实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严禁利用技术手段变相操控价格、限制交易,真正尊重商户自主定价权,积极构建开放、公平、透明的平台环境。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跟踪整改进展,依法开展验收检查,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共同维护公平有序、健康发展的网络市场秩序。而就在上个月,8月5日,贵州省市监局就已经集中约谈携程等五大在线旅游平台。通报这些平台可能存在强制商家“二选一”、利用算法自动调价、订单确认后毁约加价、价格欺诈和哄抬价格等违法问题。
截图自贵州市监局官网平台盈利与商家压榨:高毛利率下的信任裂痕虽然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未披露携程具体是利用何种技术手段进行不合理限制,但3个月前,携程因为一个名叫 "调价助手 "的功能,被郑州十几家酒店联名举报。详情可见快消前瞻此前文章携程遭贵州省约谈,“调价助手”争议叠加投诉高发,OTA格局暗流涌动。当时,郑州多家酒店老板发现,自家在携程上的房价比自己设定的低了 10-20 元,一查后台才发现是携程 "调价助手 "偷偷改的价。最离谱的是,有酒店一天内被自动调价 5 次,关掉功能后还会自动重启,客服直接甩话:" 关掉得找业务经理审核,但审核了也可能再开 "。携程就此事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 ‘调价助手’是为帮助酒店提高市场竞争力,若要关闭功能可致电平台方关闭。"这一“自动跟价”功能并未征得商家同意,甚至强制开通、频繁修改酒店价格,严重侵害了酒店商家的定价自主权。在酒店业者的集体投诉和舆论压力下,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迅速立案调查。然而据酒店商家反映,即便曝光后携程方面仍未彻底收手,“调价助手”依旧在后台自动干预价格,让不少酒店经营者叫苦不迭。“我们申请关闭调价助手好多次了,很多时候还会被驳回,根本不搭理你。”有酒店经理无奈表示,他们多次尝试退出该功能却屡遭强行重新开启。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携程毛利率超过81%,远高于同程旅行(64%)等竞争对手。高毛利背后,是否是携程对酒店及旅游商户定价权的强控制?彼时就有河南省消协维权专家、律师葛瑞指出,携程在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交易份额高达56%,已具备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若利用“调价助手”在未获商家同意下强制改价,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22条关于“限定交易相对人交易条件”的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面临严重行政处罚。央视网评论当时亦直言不讳地批评:“一些平台一边‘挟流量以令商家’,不断压榨商户利润,一边维持‘低价形象’吸引用户,实则慷他人之慨,得流量之利。”
截图自央视网公众号同时,携程频繁默认勾选的机票附加服务、高额的退改签费率、金融产品高利率催收等做法也引起消费者不满。根据消费保平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有效投诉中,涉及携程的跟团游投诉量达1892件,位居OTA平台首位,投诉解决率仅为41.5%。据消费保数据显示,跟团游用户投诉问题类型主要包括退款纠纷问题、虚假宣传问题、服务态度差(10.96%)、乱收费(9.44%)、强制消费(5.94%)等。
数据源于消费保诸多负面案例和消费者抱怨显示,携程在盈利端的“高效率”似乎以牺牲商户利润和用户体验为代价,信任危机正悄然酝酿。高管套现与公司回购并行:资本博弈中的矛盾信号让业绩与声誉之间的反差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携程创始团队和大股东还在近日频繁套现减持。根据9月初携程递交美国SEC的文件,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计划出售1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套现约5.27亿元人民币;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范敏计划减持7万股ADS,套现约3242万元。
梁建章减持携程股权同期,携程董事、首席运营官熊星于9月4日减持40万股ADS,套现约2亿元人民币。此外,前第一大股东百度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多次大手笔减持携程股份,累计套现金额超过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五十多亿元)。更早,国际投资巨头Prosus在2024年夏天已完全清仓,卖出至少3000万股携程股票,套现约16亿美元。据披露,截至2025年2月28日,携程总股本约6.536亿股,梁建章持股5.3%,百度持股7.0%,而范敏等联合创始人持股已不足1%。可以看出,携程股权已逐渐向管理层和机构多元化转变,百度曾经11.5%的控股地位也降至7%左右。与此同时,公司层面大手笔回购股份以稳盘。携程董事会在2025年8月27日宣布,已获授权在未来回购不超过50亿美元的股份或ADS,占公司市值超过10%n。此前2025年2月批准的回购计划已耗资约4亿美元,回购700万股。业界分析认为,此番“左手回购、右手减持”的操作或在抵消大股东抛压、稳定股价预期的同时,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有券商指出,高管减持往往令市场警觉业绩预期,携程用大规模回购彰显对未来增长的信心,但双向操作背后的矛盾信号难免让投资者揣测:难道业绩高增长的背后已潜藏隐忧?携程Q2营收同比增长16%较上一度高增长已有所放缓据携程披露,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28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约14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26%。分业务看,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回暖:住宿预订业务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21%;交通票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度假(跟团游/自助游)业务收入约11亿元,同比增长5%;商旅管理业务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9%。国际及入境游表现更为突出:携程国际品牌Trip.com机票预订量同比暴增超60%,2025年Q2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逾100%,使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量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的120%。
截图自携程财报公告上述业绩增长得益于旅游需求的集体复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消费总额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截图自中国政府网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指出,旅游市场从“数量回补”向“品质升级”转变:年轻人追求演唱会、主题游等体验型产品,银发族旅游意愿上升,使得出游人次增多的同时,客单价略有下降,但整体市场韧性显著。在政策层面支持下,携程也加大投入,构建旅游创新基金和创新奖,重点发力入境游扩张与研发提升。正如携程管理层所言,国际化业务、新客群和创新技术正成为新的增长极。然而,业绩高增长之下也有隐忧:一些分析指出,现阶段净利润飙升受益于去年基数较低及汇兑等偶发因素;若剔除一次性收益,2025年Q2经调整净利润约5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显示盈利动能尚需观察。且近期增速较第一季度(近30%)已有回落(16%),反映市场需求或将逐步回归常态,未来增长需更多靠拓展新动力。群雄逐鹿:在线旅游行业竞争加剧除内外部压力外,携程还面临着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曾经,携程兼并去哪儿、艺龙等后形成了携程系与同程艺龙“双寡头”格局。但近年来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市场结构在悄然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方面,同程旅行瞄准下沉市场,2025年上半年营收90.5亿元,同比增11.5%,经调整净利15.6亿元,同比增28.6%。其87%以上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下沉市场的“大众旅游”需求爆发,使得同程住宿和票务业务增速分别达18.8%和11.6%。同程专注“中端+大众”策略,与携程“全品类+高星酒店+海外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其他互联网平台加速进军旅游市场,掀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竞争态势。美团依托本地生活生态实现跨场景增长:其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住宿+餐饮”业务夜需求增87%、“住宿+玩乐”增99%,“住宿+机票”增36%;美团旅行调研称高星酒店需求在年轻铂金级会员中近100%覆盖,为酒店业带来大量增量。阿里将飞猪并入电商体系,淘宝APP新增“飞猪”入口打通巨量流量,引流酒旅预订;京东发布三年免佣金政策,高调进军酒店业,宣称其8亿高消费用户群覆盖大量中高端酒店客群;抖音生活服务凭借内容种草和流量补贴,投放超亿元补贴引流,推出直播特惠房券等工具,与酒店集团深度合作。正如业内所言,“酒旅市场已成为平台流量变现的必争之地”,携程面前已不再是单一的“携程VS同程”,而是多平台激烈竞争的 群雄逐鹿。携程总裁范敏曾表示不会主动打价格战,以避免重演补贴大战的恶性循环,但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用户预订习惯的改变和各家对流量入口的争夺,意味着携程必须警惕自身流量被分流和对高端客群吸引力下降的风险。面对旅游市场复苏的大潮和巨头环伺的挑战,携程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国旅游业正全面回暖:2025年上半年出游人数和消费额已分别超过疫情前水平,“大众旅游”时代下城市下沉和个性化需求不断释放。携程在收益增长和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期巩固其“一站式”全球旅游平台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其经营模式也需要改进——只有真正强化合规与创新,平衡好平台、商户、用户三方关系,才能长期赢得市场信任。未来,行业可能进入“生态对抗”新阶段: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融合本地生活、内容和金融服务等多种模式。携程若能在业绩向好之际,还原诚信、优化商家生态、提升用户体验,将更有可能在波云诡谲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