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毛光辉:万荷堂的荷塘曙色
文/毛光辉
大伯黄永玉,我的恩师,今天是他老人家101岁冥寿,我的思绪飞到了北京万荷堂的荷塘边。有好多年,每逢大伯生日,亲友们就会聚集在荷塘边,和大伯一起欢度美好时光。对我来讲,更特别,那里的荷塘曾经是我的课堂。
二十多年前,夏日,荷花正开,大伯带我一起从凤凰返回北京万荷堂家中,把我安置在荷塘边的一座仿古楼阁内,目的是要我潜心学习画荷花。荷塘内引种了来自颐和园、大明湖、洞庭湖等地的二十几个荷花品种,是写生难得的好素材。大伯费心为我做这样的安排,我既兴奋激动,又紧张不安。
《青蛙观荷》(毛光辉 画)
北京的夏天4点多钟天就亮了,当清晨第一缕曙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室内,我就无法安睡起身了,窗外的曙色笼罩着金色的荷塘,吸引我赶紧下楼出门去。5点我便坐在荷塘边开始写生,清早凉爽,荷叶精神,荷花绽放,人也神清气爽。6点左右,大伯就衔着烟斗过来了,也许是查岗,我不敢多想,更不敢偷懒。此后,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
偶尔,大伯会考我,问“荷叶上面的筋脉有几根?”我立即回答,一般有20多根,多的达到26根,大伯点头肯定。我暗自庆幸,曾经细细地数过。起初我画的线条有点弱,大伯就在纸上示范,如何运笔强化,并强调,只有熟悉结构,脉理烂熟于心,才能做到下笔果断有力。
《白描荷花》(毛光辉 画)
整整一个月,我白天写生,晚上接受点评。大伯有时会在画稿边上批注,有时直接更改线条或移动花瓣,同时谆谆教诲,“荷花入画很丰富,花叶茎果各具特色,就是枯梗干莲蓬,也能构成画面。要多观察多动脑,用心画出它的形又画出它的神”。经过大伯的指导,我以平均一天两张的速度,完成了58张白描荷花图,技法提升了一个台阶。有大伯天天在身边督促教导,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想起来就觉得无比幸运和幸福。
此后我的绘画技能突飞猛进,仿佛一通百通。尤其外出写生,随便一坐几个钟头,旁边再怎么吵闹都影响不到我。这点功夫,就是当年在万荷堂的荷塘边练就的。
《高洁芬芳》(毛光辉 画)
当我开画展时,大伯又为我题写“毛光辉画展”,“毛光辉作品集”,使我信心倍增,鼓足勇气,大胆地跳出本地、走出国门。十几年来在国内外多地举办画展,作品被数十家机构和众多藏家收藏。
感恩大伯对我的耐心培养和悉心教导,使我不仅学到了绘画技能,还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善待朋友,怎样勤奋刻苦,怎样拥抱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放手。
毛光辉和黄永玉在一起
大伯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每当思念恩师,便会想起那年万荷堂的荷塘曙色,心里就会觉得温暖而充满力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