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只花37秒提车要等明年 消费者想退定金遭小米汽车拒绝
信网9月12日讯 今年6月26日,小米汽车发布了新车YU7。根据小米官方发布的信息,发售1小时内大定的数量突破289000台,18小时内锁车超过240000台。李先生是在YU7开售37秒后成功下单,1分28秒后支付了定金。根据小米汽车“先锁单先排期”的销售规则,李先生为了尽早提车,在没有被告知交付时间的情况下就锁了单。在锁单之后,他通过小米汽车App看到车辆的交付时间直接排到了明年。此时,李先生若想退车取消订单,就意味着5000元定金打水漂了。有律师认为,汽车的交付时间是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重要因素,小米汽车并没有保障好消费者的知情权,在这一情况下签了合同、交了定金,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张撤销合同。
“卡点”抢订小米YU7提车要等明年
小米YU7很抢手,李先生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在6月26日小米YU7发售当晚,他早早就拿着手机预备好了抢订。6月26日晚10点37秒,李先生的订单创建成功,此时距离小米YU7正式发售只过了37秒。当晚10点1分28秒的时候,李先生就向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5000元定金。“我定车的时候页面上没有交付时间,但是之前官方宣传的是预计首批车8月初交付。”李先生想,自己拼手速“卡点”定车,即便不能是第一批小米YU7车主,等待时间也不会太长。
根据小米汽车的发售规则,客户交了定金后还有一个锁单的步骤,锁单后即便在犹豫期内,定金也不再退还。而车辆的生产排期是根据锁单时间确定,也就是说想要早提车就得早锁单。
“我应该是交完钱就锁单了,因为想着能早提车。结果过了3天,我在小米汽车App里看到我的车预计在31-34周之后交付,算下来得等到明年2月份,时间太久了,耽误我用车了。”李先生坦言,自己锁单时只想着尽快提车,而且感觉自己下单的速度挺快,完全没想到要等那么长时间。如今,如果自己想要退车,5000元定金就要打水漂,“按照小米的规则,锁单之后不能更改配置,也不能退款。”
“抢订”时消费者看不到交车时间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微博信息,6月26日小米YU7发售当天,1小时的时间大定突破289000台,开售18小时锁单突破240000台。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新车的产能问题也备受消费者关注,不仅像李先生一样卡点抢购的车主遇到了等待期长的问题,还有一些想要购买新车的消费者在下单前就被提醒等待时间超过一年。
根据小米汽车发布的信息,小米YU7发布后的7月和8月,小米汽车全系产品的月交付数量超过30000台,这些交付的新车里不仅有上市不久的YU7系列,还有其他车辆的订单。在社交平台上,一位自称是在小米汽车青岛交付中心工作的用户记录了这段时间新车到店的数量,根据这位用户的回复,到8月底还在交付客户开售当晚抢购的新车。
李先生认为,车辆的交付时间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超长的等待期已经超过了一般消费者的判断和预计,对消费者来说,等于是在没有完全被告知车辆信息的情况下交了定金,“就连雷军在直播的时候都说YU7的锁单量超过了想象,更何况我们普通消费者。”
信网在小米汽车App上进行了尝试,目前不需要付款锁单就能看到车辆排期,小米汽车的客服表示在6月26日新车刚发售时,因为下单人数多,确实无法显示交付时间。面对李先生提出退定金的要求,客服称目前没有相关方案,但会由其他同事联系客户沟通。
同时,信网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有用户已就退定金的问题起诉了小米汽车,目前立案申请已通过材料初审。
律师认为小米汽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汽车从签合同下单到提车,究竟要多久?青岛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介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交付时间,客户下单时4S店大多都会通过系统查询到车辆的下线时间,或者看其他门店是否有可以调货的车辆,“只要客户不是要定很少见的颜色和内饰,等车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像小米这样要等上一年的确实没见过。”
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曹严龙律师认为,车辆的交付时间是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小米汽车在消费者支付定金时没有告知交付时间,实际上是没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定,可以视为对合同有重大误解,“像李先生这种情况,虽然他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主张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具体分析双方的责任,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小米公司存在违约行为。”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表示,小米汽车没有告知消费者交车时间的行为可能构成延迟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如果消费者认为这一行为影响到了合同目的的时间,有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凭证,与小米汽车进行沟通或者诉讼。(李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