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通讯社:立陶宛新总理英加·鲁吉涅内向中国施加压力,希望与中国恢复关系
@后沙月光本尊:
BNS通讯社报道:立陶宛新总理英加·鲁吉涅内向中国施加压力,希望与中国恢复关系
凶巴巴的想和好,挺搞笑的。
@竹坞寻幽:
“中国你给我老实一点,再不跟我们联系,我们就要生气了。”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立陶宛新总理又开始嚷嚷了。这话听着像隔壁邻居吵架时撂下的狠话,可惜风吹过去,连个回音都没捞着。
事情得从头说起。立陶宛这小国,近几年跟中国的关系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刺激得让人头晕。今年7月,他们国内政坛又闹了一出分裂戏码,执政联盟散了架。到了8月,44岁的英加·鲁吉涅内成了新总理,上台就忙着组阁。据当地15min网站爆料,她最近放话要对中国施压,催促中方回应所谓“恢复关系”的提议。听起来挺急切,可这态度总让人觉得像在演戏。
翻翻旧账,去年12月,立陶宛那会儿还被保守派联盟把持着,反华派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下台前搞了个大动作。他以“外交护照没认证”为借口,直接把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的外交官给驱逐了。那架势,活像个地头蛇在自家地盘上撒野。可惜,撒完野没多久,他们自己内部就乱了。今年1月,社民党上台组阁,新政府嘴上喊着要跟中国和好,背地里却在涉台问题上玩小动作,扭扭捏捏像个不情不愿的小媳妇。中方压根没搭理他们,态度冷得像冬天的波罗的海。
到了今年6月9日,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直接发公告,从6月11日起,领事证件业务转到中国驻拉脱维亚使馆去管。这操作明摆着是懒得再跟立陶宛掰扯,干脆把摊子挪走,省得麻烦。你说这立陶宛新总理急不急?急也没用,球早就踢出去了,人家接不接还得看心情。
其实吧,立陶宛这番折腾,多少有点自找苦吃。他们人口不过280万,经济体量在欧盟里也排不上号,GDP大概只有中国的零头。可偏偏在国际舞台上,他们总想蹦跶两下,刷刷存在感。2021年,他们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所谓“代表处”,直接踩了中方的红线。结果呢?中国果断降级外交关系,贸易往来也大幅缩水。据立陶宛统计局数据,2022年对华出口比前一年少了近80%,损失可不是小数目。企业叫苦连天,农民的牛肉、奶制品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发愁。
你说这新总理鲁吉涅内上台后,能不能真把关系修补好?难。她一边喊着要对话,一边又不敢在涉台问题上松口,生怕国内反对派抓着把柄骂她软弱。况且,立陶宛背后还有美国撑腰,欧盟也在边上煽风点火,他们的小算盘打得叮当响,就是想拿中国当靶子,换点政治筹码。可惜这筹码没换来,倒把自己经济搞得一团糟。
那天晚上,我跟朋友在街角小店喝咖啡,聊起这事。他端着杯子,苦笑说:“立陶宛这国家,小得地图上都得用放大镜找,偏偏还爱挑大梁,咋想的?”我一听乐了,确实,国际关系这事儿,不是光靠喊两嗓子就能解决的。你得有实力,有底气,不然就是台风天站在儿童滑梯上改方案,风一吹,啥都没了。
再看看中国这边,压根没把立陶宛的叫嚷当回事儿。外交部早就表过态,立陶宛得拿出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别光嘴上说说。球在他们那边,踢不踢得过来,看他们自己本事。中国这几年在国际上的分量,谁都看得见。2022年,中国与欧盟贸易额超8000亿美元,立陶宛那点体量,连个零头都算不上。谁轻谁重,一目了然。
立陶宛这出戏,唱得再热闹,观众也不多。新总理急得跳脚,可隔着几千公里,谁真会把她的“生气”当回事儿?那天凌晨两点,我刷手机看到这新闻,窗外台风刮得呼呼响,忍不住嘀咕一句:“这立陶宛,咋就这么轴呢?”估计他们自己也头疼,关系搞僵了,经济受损,国内还得应付反对派的冷嘲热讽,里外不是人。
这事儿还没完,估计以后还得接着看。国际关系这盘棋,哪有那么好下?立陶宛要是真想缓和,得先低头认错,别老想着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至于中国,态度早就摆明了,原则问题没得商量。你说,这戏还能咋演下去?谁知道呢,反正我喝完这杯咖啡,还得接着刷手机,等下一集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