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女性HPV焦虑的关键一针
2025年9月9日的厦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一对母女的身影格外醒目。
当护士将“馨可宁9”疫苗缓缓推入这对母女的手臂,这两针疫苗的注射完成,标志着国产9价HPV疫苗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了进口垄断。
当日在厦门,共有9对母女从预约成功到完成接种。
对她们而言,这或许只是一次常规医疗行为,却是为自身健康筑起防线的一小步:往后不必再为进口9价HPV疫苗的高价犹豫。
但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看,这一针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女性面临 “进口9价HPV疫苗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供应不稳定” 的困境,而“馨可宁9”的首针接种,标志着我国终于在9价HPV疫苗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数亿适龄女性打开了“等效优价”的通道。
这一步,注定要被写入中国宫颈癌预防的发展史。它不仅是我国9价HPV疫苗从“依赖进口”走向“自主可控”的跨时代节点,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我国女性宫颈癌预防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01 /等效优价,9价HPV疫苗开启普惠时代
一款疫苗的普及,受到疫苗价格、接种程序(单剂/多剂)、筛查协同程度、疫苗类型转换时机及财政支付意愿阈值等诸多因素影响。
其中,价格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多数研究表明,以当前疫苗自费市场价格直接开展全国性9价HPV疫苗接种,可能不具备成本效用。
确实如此。目前进口9价HPV疫苗单剂约1300元,18-45岁人群全程接种三剂,费用近4000元。
202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学者在《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发表的一项研究,从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角度,探讨了HPV疫苗具有成本效益的价格,研究认为当前进口9价HPV疫苗的价格不具备成本效益。
而万泰生物“馨可宁9”单剂定价499元,18-45岁人群全程费用仅1500元;9-17岁人群因只需接种两剂,费用更是低至998元。这个价格差,对下沉市场和中低收入群体尤为关键。
当然,这不是简单的“低价策略”,而是一次等效优价的替换。
等效的依据在于,有充分的临床数据验证“馨可宁9”不劣于进口疫苗,甚至在部分型别上优于进口疫苗。
2023年7月《柳叶刀感染病学》发表的头对头临床研究证实,该疫苗在免疫应答和安全性上与进口产品相当。研究显示,两组所有HPV型别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均为1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尤为重要的是,针对HPV52、58型,“馨可宁9”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略高于进口疫苗,更贴合中国女性的免疫需求。
更重要的是,“馨可宁9”经过了扎实的大样本、长期随访。它在国内开展的5项临床试验,累计纳入约1.1万名中国女性,安全性观察期长达30个月。在设计保护效力试验时,国产9价HPV疫苗也充分考虑了我国女性HPV流行特征,将我国大龄女性纳入保护效力试验,为我国大龄女性接种提供了直接的有效性证据。
其次,在质量管控方面,万泰生物疫苗生产遵循严格的监管标准。
用细菌做疫苗,相当于在微观世界里“搭积木”——要让病毒样颗粒的结构、免疫原性与天然病毒高度一致,难度极大。据了解,万泰生物始终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其疫苗产品纯度高于行业常见标准,内毒素限值每剂低于5EU,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10EU。
这一点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万泰疫苗生产总监李仲艺介绍:“我们的疫苗产品关键参数批次间差异极小,以pH值为例,不同批次间的波动范围不超过0.1,能充分保证产品的高度一致性和可靠性。”截至目前,万泰生物已累计生产超过1亿支疫苗,所有关键参数的批次间波动范围均不大,体现出生产工艺的高度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万泰生物还针对性解决了疫苗的产能缺口问题。李仲艺进一步表示:“公司在规划产能时采取分期建设策略,这样能确保一旦市场需求增加,我们可以及时响应,快速提升供应能力。”
这意味着,国产9价HPV疫苗不仅“效果对标进口”,更具备持续稳定供应的核心能力,为后续市场普及打下基础。
/ 02 /多价协同,补齐宫颈癌预防最后一块拼图
“馨可宁9”进入市场,补齐了我国宫颈癌预防的最后一块拼图。
HPV疫苗的选择不只有9价,还包括2价。即便当前“馨可宁9”带来了更好的选择,2价HPV疫苗仍是我国HPV疫苗接种的“主力军”,背后有着清晰的市场分层逻辑。
从预防效果来看,2价疫苗的“性价比”依旧突出。
它针对的HPV16、18型别,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谋”(约占所有病例的70%)。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指出,2价、4价和9价疫苗在预防HPV16/18型相关的宫颈癌方面的效果类似。
国产2价疫苗的效果,有充分数据可验证。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发表的一项研究,就验证了首支国产2价HPV疫苗的十年长期保护效果与免疫持久性。
该研究在“馨可宁”三期临床试验结束后,邀请其中两个研究现场的志愿者参与长期随访。通过对1648名志愿者(疫苗组806人、对照组842人)进行累计十年的长期随访,从其中和抗体、相关高度癌前病变(CIN2+)、6个月持续性感染病例等多个维度展开评价,结果显示,“馨可宁”能为接种者提供至少十年的良好、持久的防护效果。
因此,对于年龄较小(如9-14岁)、预算有限,或仅需基础防护的女性而言,2价疫苗仍是“最优解”。
从政策层面来看,财政采购需考虑效果与成本效益两方面因素。结合这两个角度,2价疫苗成为“公共卫生福利”的逻辑更为清晰。
这一路径在海外发达国家已得到充分验证。英国女性自2008年起大规模接种2价HPV疫苗。2021年,《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1995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英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低至3人/100万人,接近于清零。
目前,国内也在跟进这一节奏。厦门、广州、成都等多地已启动“国产2价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为12-14岁适龄女性提供两剂次免费接种;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2价疫苗也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就在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表示,今年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2价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这意味着,这种“政策+低价”的组合,将加速让2价HPV疫苗成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的基础。
总的来说,2价与9价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协同互补”:用2价疫苗覆盖“基础预防需求”,尤其通过政策推动其在下沉市场的普及;用9价疫苗满足“更高防护需求”,覆盖更多病毒型别以降低疣等其他HPV相关疾病的风险。
这种分层布局,既能最大化覆盖不同人群,也能避免“资源浪费”。
/ 03 /多维度权衡,“卫生经济学”价值标杆
实际上,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馨可宁9”不只是我国宫颈癌预防的重要一步,更是卫生经济学的价值标杆。
疫苗,乃至药物的价值,远不于价格。它能显著节省医疗开、保护劳动并增强社会应对疫情的整体韧性。
回到HPV疫苗来说,从社会层面看,低价疫苗的普及将产生显著的“健康效益”。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超10万,治疗费用人均可达10-20万元。而接种HPV疫苗的成本仅为治疗费用的1%-2%,且能有效降低70%以上的宫颈癌发病风险。疫苗的接种,本质是用小投入避免大损失,既减轻个人医疗负担,也缓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悖论。价格,并非越低越好。逻辑在于,从卫经济学度考虑,疫苗定价背后,是公共健康利益、企业创新激励、市场运效率以及社会公平可及之间的场复杂权衡。
核心原因在于,疫苗研发不仅烧钱,还耗时漫,平均需要超过14年,资投可能达数亿美元级别。并且这风险很,存在失败的可能,这些沉没成本也需要考虑进去。如果一味的追求低价,必然会导致企业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积极性降低-有效手段丧失的恶性循环。
所以,如何多维度平衡,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价,是一门学问。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的研究,在给定支付意愿阈值与贴现率、覆盖率、接种年限等基线假设下,认为9价HPV疫苗在城市范围具有成本效益的阈值价格中位数为71.82美元/剂(506元/剂)。
而“馨可宁9”在没有90%接种覆盖率的采购量保障前提下,定价为499元/剂,甚至低于9价HPV疫苗在城市范围具有成本效益的阈值价格。万泰生物此举,无疑是在兼顾企业利润、研发投入可持续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向社会公共健康利益倾斜。
这不仅为国内超亿女性带来福音,还为全球疫苗定价提供了全新的中国式参考范式,助力推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90%的适龄女孩完成HPV疫苗接种”目标加速实现,在卫生经济学领域树立起极具价值的标杆。
/ 04 /总结
国产9价HPV疫苗的首针开打,本质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
万泰生物用18年攻克技术壁垒,用499元定价打破市场垄断,用2价与9价的协同布局覆盖全民需求,最终指向的是“让每个女性都能afford宫颈癌预防”的目标。
对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国产疫苗”不再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而是凭借技术实力与成本优势,改写全球疫苗市场的竞争格局;对女性而言,HPV焦虑的缓解,不仅来自“能打得起9价”的便利,更来自“国产技术可靠”的信心。
这才是国产9价HPV疫苗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