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目前的问题在于,它的功能变成了一个“上海人标记身份的工具”
【本文来自《有语言学习APP要上线上海话课程了,你还会教自己的孩子说方言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海话目前的问题在于,它的功能不是一个“在上海生活的实用口语”而变成了一个“上海人标记身份的工具”。
你会发现,上海人讲究的是“自己的孩子要传承上海话”,但从来没有鼓励“来上海工作的朋友们努力学上海话”,他们要求的只是“外地人需要接受上海人在上海说上海话”。
这就导致了上海话的传承或者推崇不是以“推广”“实用”为目的,而是过分追求“标准”,极致的“不能有口音”。
要知道推广语言或者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勇敢说出口,但一开始一定会不标准。如果外地人开口就有口音,或者更有甚者带有或者被指责带有上海文化中被歧视的“苏北口音”“江北口音”而加以鄙视和嘲讽,那外地人为什么要学说上海话自找没趣。
讽刺的是,上海本土两个流量比较大的沪语网红,徐祥和G僧东,都被沪语警察盖章了“苏北口音”,这两个人恰恰是大力倡导和鼓励外地人学说上海话的。后来两个人也都放飞自我,开始拿苏北话玩梗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某人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网友,两个人就隔空各种聊骚话,这个女的是个上海人,有点抖M属性,这个男的说了很多侮辱人的话这个女的都当做一种情趣甘之如饴,两人有来有回感情日浓。直到有一天,这个男的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的上海话有苏北口音”,这个女的瞬间暴怒,大骂几句之后拉黑绝交——真假未知,但很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