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铭记历史,展望中美关系未来

作为一名远在美国的留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对我来说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经历。当那熟悉的旋律在屏幕中响起,看到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自豪感油然而生。身边不少同学也被这盛大的场面吸引前来一同观看--这一场阅兵不仅是中国的盛典,更成为跨越国界,引发人们对历史、和平与大国关系思考的契机。

在这场阅兵中很多亮点令人印象深刻。五代机齐飞的震撼场景,J-35、J-35A以及大量歼-20隐形战机的亮相,彰显了中国空军的强大实力,标志着中国在航空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战略核力量“三位一体”的全面展示,更是让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国防实力的体现,更是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决心。

阅兵不仅是军事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回望历史,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宴。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决心,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就比如现场现场邀请抗战老兵观礼的环节--他们身上的勋章承载着无数的牺牲与奉献,提醒着年轻一代,和平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其实回望那段历史,不只是中国在浴血奋战,美国也曾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当时两国虽隔着大洋,却有着同一个目标——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太平洋战场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战役扭转战局;中国上空,美国飞虎队队员驾驶战机与日军缠斗。近 105 岁的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毅然放弃归国、选择来华参战的决定,将那段岁月称作 “人生最重要的经历”;另一位队员唐纳德・克尔在战机被击落后跳伞,是中国东江纵队的军民冒着生命危险,在日军搜捕的严密封锁下将他营救脱险……这些跨越国界的故事都印证着两国人民的合作精神。在那时,中美两国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共同为了正义与和平而战。

500

然而让我们回到现在,现实中的中美关系却充满复杂性。此次阅兵,多数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并未出席,这背后反映出中西之间存在的分歧。但是,尽管此前有贸易摩擦等矛盾,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美国也意识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就如这次阅兵,发展中国家在中国活动的积极参与,凸显出中国在全球发展中国家群体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与美国传统的外交手段也有所差异。

作为在美国求学的留学生,我对中美合作的实际场景有着直观感受。我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系统积极推进中美教育合作--双方在上海交大会面协商后,决定推动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的合作。而我就读的教堂山分校,早已与华东师大、中国药科大学保持交流,还开设了中国城市研究项目(PCC)。不仅如此,中美合作渗透在生活各处:大到公共卫生,气候治理,小到购买中国特色零食和义乌小商品。这些日常可见的合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两国在产业、民生领域的互补价值,也意识到合作中断会直接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与工作。​

在美国观看完阅兵后,我既深切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事关两国人民福祉,更影响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加强合作符合全世界的期待。希望未来两国能以史为鉴,传承飞虎队精神中的合作内核,在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这一特殊节点上,携手为世界走向更和平、更繁荣的未来贡献力量。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