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现任掌门人-内塔尼亚胡背后的狠角色
图片说明:以色列摩萨德局长大卫·巴尔内亚(图源:The Geostrata)
今年6月,以色列、伊朗爆发持续12日的冲突。
在隆隆震天的爆炸声中,一场阴影中的战争早已悄无声息地持续了数十年。隐蔽战线作为以伊两国角力的重要战场,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围绕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角力,博观工作室推出“以伊隐蔽战线的战争”系列文章,今天就从一个小角度切入,谈一谈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1
“他”是谁?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自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局长阿哈龙·哈利瓦,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国防军参谋长、少将赫尔齐·哈莱维,辛贝特(以色列国家安全局)局长罗嫩·巴尔,以及许多其他以色列国防情报领域的高级官员均已被解雇或辞职,目前唯一留任的国防情报领域的高级官员就是摩萨德局长大卫·巴尔内亚。
上述提到的遭解雇或辞职的官员基本没有完成相关任期,而巴尔内亚目前在任超过4年,延长其任期的讨论也已经被提上议程,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以色列摩萨德局长大卫·巴尔内亚2024年5月在耶路撒冷。(图源:以色列时报)
巴尔内亚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在1933年离开了希特勒治下的德国,并前往英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建国初期,其父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后担任多个军官职位。
14岁时,巴尔内亚被送入到寄宿制军事学校学习。等长大并进入军队服役后,巴尔内亚被挑选至一支精锐特种武装、总参谋部侦查部队接受训练,这支部队经常被派往边境地区执行情报收集和破坏袭击任务。
结束兵役后,他前往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就读金融专业,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以色列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工作。1995年,30岁的巴尔内亚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以色列总理拉宾于当年11月遭到本国极端分子暗杀,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在思考和重新规划后选择加入摩萨德,并成功通过该机构的培训计划。进入摩萨德后,巴尔内亚展现出了识别、招募和领导以色列敌对国家特工的能力,并任职于Tzomet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海外间谍活动。
巴尔内亚的晋升堪称飞速,在2002年摩萨德决定将收集对伊朗的情报作为首要任务时,巴尔内亚被拔擢至领导层。这一转变也反映了以色列对伊朗核问题及其“抵抗之弧”区域战略的担忧与日俱增。2019年巴尔内亚被任命为摩萨德副局长兼行动指挥部主管,报道称,他在机构内以针对伊朗核科学家、核设施采取暴力激进行动著称。
伊朗遭暗杀身亡的核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图源:伊朗最高领袖办公室)
2
“他”做了什么?
报道称,2020年,正是在巴尔内亚的指挥下,摩萨德发起暗杀行动袭击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报道指出,对法赫里扎德的监视行动持续了数月,监视由摩萨德发展的外国特工执行,在掌握法赫里扎德的出行规律后,摩萨德布置了装有遥控机枪和AI智能识别软件的皮卡汽车。行动最终指令由摩萨德总部下达,巴尔内亚和时任摩萨德局长约西·科亨在特拉维夫以北的指挥中心中监督了行动全程。
在暗杀法赫里扎德的任务成功仅7个月后,巴尔内亚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任命为摩萨德局长,成为这一机构的第13任领导人。此后的数年中,巴尔内亚依托暗杀法赫里扎德行动的成功经验,招募发展了大量非以色列特工在伊朗境内行动。由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中,以色列的各个情报机构都没有做出有效察觉,因而被认遭遇了巨大挫折,但由于监控哈马斯武装并非摩萨德的核心任务,巴尔内亚并没有蒙受过多批评。
医护人员将传呼机爆炸导致的伤员送往医院。(图源:美联社)
《以色列时报》称,2024年9月17日,正是在巴尔内亚的领导和决策下,摩萨德策划了针对黎巴嫩真主党的袭击。当天下午黎巴嫩各地发生传呼机爆炸事件,事故造成多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同年7月,巴尔内亚利用在伊朗境内发展的情报系统,成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将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暗杀。巴尔内亚围绕“抵抗之弧”成功构建了一套深度渗透系统,相关高层的情报被一批批送往以色列摩萨德及国防军(IDF)行动部门的案头。
报道强调,今年6月,直接推动内塔尼亚胡发起对伊打击、点燃冲突导火索的除了以色列空军司令托梅尔·巴尔将军,另一位核心人物就是摩萨德局长巴尔内亚。一位熟悉细节的以色列高级国防官员称,这场打击与以往大为不同,摩萨德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而军方则以执行为主。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份针对伊朗大量军事指挥高层和科学家的打击计划事实上在1年半以前就已制定好,直到6月13日晚,摩萨德全面激活在伊朗境内的渗透力量配合以军方实施袭击,使伊朗军方高层在一夜间就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伊朗军事体系结构图,及以伊6月冲突中伊朗指挥官的伤亡情况。(图源:环球时报)
波斯语相关媒体称,伊朗也将执掌摩萨德的巴尔内亚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据伊朗《世界报》报道,伊朗情报部门发布的多个声明中,除去内塔尼亚胡以外,大卫·巴尔内亚的名字被频繁提及,其行踪动向被伊朗方面密切关注。在6月以伊冲突爆发后,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的第八波反击行动中,导弹和无人机攻击的核心目标就是以色列各个情报机构的重要设施,其中巴尔内亚时常出现的摩萨德的行动指挥中心就遭到了“重点照顾”。在反击结束后,由于以色列方面启动了严格的信息发布和审查机制,加之巴尔内亚短期内未出现,伊朗部分媒体一度猜测巴尔内亚已经在袭击中死亡,但最终被证实为不实消息。
伊朗德黑兰街头以伊12日冲突中死亡军官和科学家的纪念海报。(图源:伊朗青年记者俱乐部)
3
“他”还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不过,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内部对巴尔内亚的不满也在积累,以色列国防军(IDF)认为这位摩萨德的局长试图将对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打击中过多功劳都揽到自己一方。以军强调,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摩萨德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其贡献远小于军队,“正是国防军轰炸了所有目标,尤其是那些最具备战略价值的目标”。
报道指出,IDF认为,巴尔内亚和他的团队称“没有摩萨德提供的情报,军方无法准确的投下炸弹”,但IDF的卫星就拍摄了伊朗上万张包含大量敏感信息的图片。上文中,摩萨德通过媒体报道称其在1年半以前就策划了对伊袭击的方案,但IDF情报部门在2024年11月也召开过会议,会议主题也是类似内容,对伊打击的战前规划和布置工作并非全然由摩萨德执行,IDF在进攻和防御端都做出了更显著的贡献。同时即便是摩萨德“吹嘘”的利用黎巴嫩真主党传呼器发起的袭击,其过半经费和实际工作也是由IDF提供的。
包括以色列国防军前总参谋长哈莱维在内的多名以政府高层指责巴尔内亚存在明显的投机行为,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选择紧跟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激进路线。哈莱维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前局长(辛贝特)罗嫩·巴尔、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就哈雷迪人(犹太教极端正统派)服役以及对加沙地区的进攻同内塔尼亚胡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并指责他是为政治原因继续拖延这场残酷的战争,在分裂中巴尔内亚选择站到了内塔尼亚胡一方,这极大地加深了国防军、辛贝特与摩萨德之间的鸿沟,加大了哈莱维、巴尔、加兰特等人同巴尔内亚的敌意。
内塔尼亚胡总理(右)于2024年与摩萨德局长大卫·巴尔内亚(左)会面。(图源:以色列时报)
针对这些不满和指控,包括那些对他“决策失误”的批评,巴尔内亚也没有选择忍气吞声。他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自己的反驳和回击。同时在许多议题上,巴尔内亚始终为内塔尼亚胡辩护,并支持其在“专业判断上的正确性”。
以色列政府尽管声称冲突以来取得了“不少胜利和突破”,但随着以色列战线的不断拉长、巴勒斯坦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以及对加沙新占领计划的展开,以色列内部自从2023年10月7日滋生出的裂痕正在不断生长和扩散,以高层间的关系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作为摩萨德局长的巴尔内亚在冲突和分裂中的决策及选择,仍需拭目以待。
END
来源:博观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