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线与生命线交织:贺兰山下,石油人的生态守护

9月8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乌海华油公司管道运维大队的张师傅和青年员工小张,如往常一样踏上巡检之路。他们手中是检测仪,脚下是百余公里的能源动脉,肩上则是一份与自然共生的无声契约。

突然,一阵挣扎般的扑翅声打破了旷野的宁静。他们循声望去,发现一只大型鸟类深陷泥淖——羽毛浑浊,右翼低垂,每一次试图起飞都徒劳无功。经验丰富的老张一眼认出:“是苍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没有贸然上前,老张一边轻声安抚,一边指导小张迅速取来劳保手套和垫有软毛巾的纸箱。他慢慢靠近,声音轻柔如对待孩童:“别怕,我们是来帮你的。”也许是感知到两人的善意,原本警惕的苍鹭渐渐停止了挣扎。老张小心托起它的腹部,特别注意保护受伤的右翼,小张默契配合,将苍鹭稳妥安置进临时准备的“救护箱”中。

经初步查看,苍鹭右翼根部有一道明显划伤,推测为飞行中撞击所致。他们立即联系附近派出所,并驱车将苍鹭谨慎护送至警务站。移交时,老张详细说明发现时间、地点及伤情,就连苍鹭轻轻一啄的细节,也化作这场短暂相遇中温暖的注脚。

500

这并非乌海华油公司第一次开展野生动物救助。近年来,该公司将“管道安全”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巡护员不仅排查设备隐患,更主动关注管线沿线的生态细节——从天上飞鸟到岸边青草,都是他们守护的对象。

“守管道是本分,护生态也是分内之事。”小张这句话,道出了这支巡护队伍共同的心声。夕阳再次洒向水渠,两人完成当日巡检,不约而同望向苍鹭曾被困的地方。他们知道,救护站接手之后,它将重返蓝天。

而从更广的视角看,这条绵延百里的天然气管道,不仅是能源输送的物理通道,更成为连接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纽带。石油人用专业与温度,在荒原中筑起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也诠释着能源企业与自然环境共生的责任与担当。

那只苍鹭,终将翱翔如初;而这片土地上的守护故事,仍在继续。(张洋)

来源:民生生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