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成立新的联合跨机构工作组,加速反无人机系统开发的战略转型

五角大楼:成立新的联合跨机构工作组,加速反无人机系统开发的战略转型

原创 晓华哥 华语智库 2025年09月06日 08:03 北京

500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500

2025年2月15日,在波兰波维兹,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在参观由第10山地师(3/10 MTN)勇士队第三营和外国军团部队波兰战斗群领导的静态展览时,测试了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国防部照片由美国海军一级士官亚历山大·库比查拍摄)

2025年8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彼得·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签署备忘录,正式宣布成立联合跨机构任务小组401(JIATF 401),取代2019年成立的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JCO)。这一决策标志着五角大楼对无人机威胁应对策略的根本性调整——从“流程导向”转向“速度优先”,通过整合跨部门权力、资源与技术,构建快速响应的反无人机能力体系。赫格塞斯在声明中强调:“我们正在快速行动——打破官僚体制,整合资源,并赋予这个工作组最大的权力,以超越我们的对手。”

一、威胁升级与旧体系的结构性失效

联合跨机构任务小组(JIATF 401)的成立并非孤立举措,而是五角大楼在双重压力下的战略必然:一方面,全球无人机威胁已从“战术骚扰”升级为“战略挑战”,呈现低成本化、集群化和多域渗透特征;另一方面,旧有反无人机体系(以JCO为核心)因权限受限、流程僵化,无法满足快速响应需求。反映了美国面对的威胁现状与体系缺陷,这一背景构成新机构成立的深层背景。

近年来,美国在海外战场和本土面临的无人机威胁呈现“指数级增长”。根据国防部公开数据,2020至2025年美军遭遇的无人机袭扰事件增长了300%,其中中东地区的胡塞武装、东欧的俄罗斯军队及非国家行为体广泛使用廉价无人机实施战术打击。例如,俄军“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单价不足2万美元,却能摧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M1 Abrams坦克;乌克兰在“蜘蛛网行动”中,以改装商用四轴飞行器对俄本土空军基地发动“蜂群突袭”,瘫痪了S-400防空系统。赫格塞斯指出:“这些无人机针对并危害所有战斗人员、我们的基地,以及国家领空的主权。”

2019年成立的JCO虽在标准化测试和培训协议制定方面取得进展,但其核心缺陷在于缺乏独立采购权与预算灵活性。批评者指出,JCO受限于五角大楼传统预算周期,无法快速响应战场需求。例如,2023年JCO推动的“蜂群摧毁”项目因资金审批延迟,未能及时部署至叙利亚美军基地,导致基地多次遭无人机袭击。赫格塞斯在备忘录中明确表示,JCO“缺乏迅速购买和部署装备的权力”,必须通过新机构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本土军事基地(如兰利空军基地、赖特-帕特森基地)自2023年起频繁遭遇不明无人机侵入,涉及核设施、敏感军事区域等关键目标。然而,《美国法典第10编130i条款》仅允许军方在“指定设施内”使用电子干扰等有限手段,且需事先获得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北美防空司令部(NORTHCOM)司令格雷戈里·吉洛特(Gregory Guillot)在国会作证时坦言:“我们被迫等待威胁进入基地范围才能应对,这给防御留下了致命窗口。”

500

周四宣布的新的联合跨部门工作组401可能有助于重塑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预计未来十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二等兵詹姆斯·纽瑟姆/陆军)

二、JIATF 401的核心职权与任务目标

据美媒报道,新的工作组可以帮助重塑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预计未来十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在JCO赞助的演示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公司,从定向能和高功率微波初创公司到电子战专家,现在将面临一个更集中的买家,拥有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这可能会使竞争保持高节奏。

为实现“快速响应威胁”的核心使命,JIATF 401被赋予超越传统国防机构的特殊权限与明确任务导向。为此,五角大楼采取权力架构设计、任务优先级分解、建立新机构等措施,并通过“超级授权”机制打破官僚壁垒,确保资源与能力直达战场。

JIATF 401被赋予三项关键权力:独立采购权可直接批准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美元预算,资金来源于国防部“应急能力基金”,无需通过国会年度拨款流程;灵活人事权允许绕过联邦公务员招聘流程,直接聘请民间技术专家(如电子战工程师、AI算法专家),任期最长3年;跨部门协调权则在国防副部长监督下整合陆军、海军、国土安全部等资源,例如将陆军“联合反无人机大学”(西尔堡)纳入直接管辖。赫格塞斯强调:“我们必须关注速度而非流程。JIATF 401将融合运营、采购和跨机构角色,确保资源直达战场。”

任务目标按时间维度分为三级:短期(30天内)需提交专用无人机测试场地建设方案,覆盖沙漠、城市、沿海等多样化地形,解决当前测试资源分散问题;中期(6个月内)部署首批3个“高优先级”系统,包括定向能武器(如洛克希德·马丁“雅典娜”激光系统)、高功率微波(雷神“Phaser”系统)及AI驱动的多光谱探测网络;长期(36个月)则需建立“反无人机生态系统”,整合无人机取证、自主系统量产(与国防创新单元“复制者2计划”合作)及盟友协同防御机制。相较于JCO仅负责技术评估,JIATF 401实现了“决策-采购-部署”一体化。例如,其可直接签署合同推动Anduril公司“Interceptor”自杀式拦截机量产,该机型在测试中以单价2万美元实现对10架集群无人机的拦截,成本仅为传统导弹的1/100。

500

2025年7月8日,陆军中士迈克尔·莱扎马和他的小队在德国巴伐利亚美国陆军驻地进行训练时,使用无人机枪Mk4模拟击落无人机系统。拍摄:陆军中士 一等兵 塔妮莎·卡恩

三、面临法律限制与技术对抗双重挑战

然而,JIATF 401的高效运作仍需突破内外双重制约:国内法律框架对军事反无人机行动的权限限制,以及对手在技术层面的快速反制。这些挑战严重影响新机构的实际效能,以及可能的突破路径。

尽管JIATF 401拥有采购权,但国内行动权限仍受严格限制:法律禁止在本土使用激光、微波等定向能武器,担心误伤民用目标;反无人机系统(如雷达、干扰器)可能干扰民航通信,需FAA逐案审批频谱使用,导致应急响应延迟。因此,吉洛特呼吁国会修订法律:“应将防御权限扩展至所有军事基地及周边5英里范围,并允许对‘监视美军部署的无人机’主动拦截。”对手正加速研发抗干扰技术,如俄罗斯“柳叶刀-3”无人机采用AI自主导航,可在GPS被干扰后仍完成攻击;伊朗则通过开源渠道扩散无人机技术,使非国家行为体(如哈马斯)具备常态化袭扰能力。JIATF 401主任需每季度更新干扰算法库,以确保技术优势。

500

332d远征安全部队中队正在训练对抗小型无人机(sUAS)的战术。(美国空军照片,由技术中士杰弗里·福斯特拍摄) 技术中士杰弗里·福斯特

四、旨在重塑军事能力与产业格局

JIATF 401的成立不仅是美军反无人机能力的升级,更将对国防工业生态、军事战略平衡及国际安全秩序产生链式影响。

一是军事效能的质变。JIATF 401的“快速迭代”模式已显现成效:2025年7月,其推动的“沉默狩猎者”电子战系统在测试中使10公里内100架无人机失控坠毁,响应时间从传统系统的20分钟压缩至90秒。赫格塞斯表示:“这不是渐进式改进,而是能力的代际跨越。”

二是国防工业生态的重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集中度提升,预计未来5年反无人机市场前5大厂商份额将从45%升至65%,初创企业(如Epirus)因技术敏捷性获得更多机会;另一个是军民技术融合加速,民用AI、商业无人机技术通过“复制者2计划”快速转化,研发周期缩短50%。

三是国际安全秩序的连锁反应。美国正推动北约盟友接入JIATF 401数据链,计划2026年前实现欧洲反无人机体系标准化。这一举措可能引发俄罗斯等国的“军备竞赛”,俄国防部已宣布将无人机防御预算增加40%,重点研发抗干扰无人机与反激光涂层技术。

结语

JIATF 401的成立是五角大楼应对“无人机革命”的战略转折点,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平衡“快速响应”与“长期合规”。短期内,需推动国会修订法律以突破本土防御权限;长期看,需建立“技术迭代-法律适配-盟友协同”的良性循环。对此,赫格塞斯强调:“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我们将创新、引领并赢得胜利——美国必须在反无人机领域做到最好。”

这一改革不仅关乎美军能力升级,更是争夺重塑全球无人机防御的技术标准与规则主导权。因此,美国将反无人机能力视为“大国竞争”的核心抓手,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盟友强化集体防御,另一方面可能触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与规则博弈。赫格塞斯坦言,美国旨在“赢得”反无人机领域的主导权。但这种主导能否转化为持久的安全稳定,仍取决于其能否平衡技术优势与全球治理责任——毕竟,无人机威胁的全球化,注定需要超越单边行动的多边解决方案。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