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只苏门答腊虎 vs 207起虎制品案件
苏门答腊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仅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中,是一个受到栖息地破坏和盗猎高度威胁的虎亚种。据IUCN2022年的报告,其种群数量不到600只。
圈养的苏门答腊虎 图片来源:Bernard Spragg. NZ / wikimedia
非法交易是偷猎的主要驱动力。印尼的法律对偷猎老虎最高可处以5年监禁和相当于6500美元的罚款,但一只老虎的皮和骨头在黑市上可以卖到相当于6500到8000美元的价钱。2000年1月到2022年6月,印尼总共查获207起老虎及其制品的交易案件。
孟买勐拉(Möng La)非法出售的虎骨酒 图片来源:Dan Bennett / wikimedia
2023年发表的《要塞中的盗猎: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极危老虎的盗猎和兼捕》(Snaring in a stronghold: Poaching and bycatch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tigers in northern Sumatra, Indonesia)一文,在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亚齐(Aceh)和北苏门答腊(Sumatera Utara)两个省,对当地老虎受偷猎威胁的情况做了一个总结。
2018年,印尼的NGO组织Forum Konservasi Leuser的反盗猎巡护队,在亚齐找到并拆除843个狩猎用陷阱。2000到2010年间,在苏门答腊最大的国家公园,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Kerinchi Seblat National Park),护林员拆除了4433个陷阱。
苏门答腊对枪械的管制很严,所以这里的盗猎大多使用便宜、隐蔽且容易安装的圈套陷阱,这一点跟中国的偷猎情况很像。在这篇论文里,可以看到一些我们在反盗猎工作中已经熟悉的现象,也可以为猫盟的工作经验提供一些参考。
陷阱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成本极低,这也加剧了它的危害 ©心悦
盗猎都是为了虎皮虎骨吗?
当地使用圈套盗猎老虎的行为,按照动机可以分三种。
第一种,以老虎为目标的盗猎。捕老虎的陷阱一般是吊脚套(foot snare),这是一种很普遍的陷阱形式,猫盟在工作中也见过盗猎小型动物的吊脚套。抓老虎的圈套“劲儿”更大,会用更结实的粗金属丝和钢丝绳。值得注意的是,做老虎陷阱的材料通常是由野生动物贩子和买家提供的。
捕虎套一般会沿森林小径埋设,特别是在山梁上和其他老虎喜欢行走的地方,最多几平方米的范围内能下30个套子。之前老蒋给我们做过科普,豹子也爱走山梁,这是猫科动物的行为习惯,而食草动物不愿意走,因为它们需要遮蔽。所以猎人选择在山梁下套子,可以反映其捕猎的目标。
猫科动物喜欢走的地方。白线是山脊,白圈是它们休息会选择的,较平缓的林间空地 制图:老蒋
第二种,猎野猪。当地人大部分信伊斯兰教,不吃野猪肉,但为防野猪拱庄稼会设陷阱。除了吊脚套,打野猪的人还会使用套脖子的圈套,他们在两棵树之间拉绳子挂一连串圈套,来提高捕获率。
第三种,猎鹿。这是为了吃肉,目标一般是水鹿(Rusa unicolor)和赤麂(Muntiacus muntjak),多选择在受保护的森林里进行。3、4月老虎中陷阱的几率增高,3、4月的猎鹿频次也会增加,因为开斋节(Idul Fitri)前后对鹿肉的需求增大。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研究人员通过有关部门的案例记录、媒体和学术资料,收集到2008到2023年间,28例老虎被猎套套住的案例。其中9例致死,9例老虎因为伤势太重,只能永久圈养,亚齐省有两例盗猎者套住了带崽母虎,导致两只母虎和四只小虎死去。
被陷阱套住一条腿残疾的幼虎。图片来源:Poaching and bycatch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tigers in northern Sumatra, Indonesia,doi.org/10.1016/j.biocon.2023.110274
这是一个对圈套受害者数量的“保底”估计。圈套陷阱是很隐蔽的,在柬埔寨的实验发现,猎套的检出率只有33%。加上不法分子得手的老虎,和被弄死弄伤但没有发现的老虎,肯定会更多。
母虎相对更容易被套住。首先,带崽的母虎和小虎走在一起,成群的动物比单个的更容易中套。其次,带崽的母虎面临更大的觅食压力。偷猎不仅威胁老虎的性命,也减少了老虎的猎物如鹿和野猪,而野猪在栖息地破碎化的森林与居民区交界处(尤其是油棕田里)容易大量繁殖,母虎为了喂饱一家子,更倾向于到森林边缘去猎捕高密度的野猪或偷食家畜,而不是在猎物缺少的森林内部。这就增加了踏进陷阱的风险。
孟买勐拉非法出售的虎爪和虎牙 图片来源:Dan Bennett / wikimedia
研究统计出13个老虎盗猎热点区(在调查时间段内发生过一次以上老虎盗猎),其中11个都在森林边缘。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卡纳塔克邦(Karnataka),2009到2020年间,被猎套套住的67只豹,有21只是在田里中了套野猪的套子。
被套住伤残的老虎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它们竞争不过健康的老虎,会被赶到较小、较差的栖息地,也更容易发生人兽冲突。2002年,珲春市春化镇关道沟村一只东北虎被猎套套住脖子重伤,因为无法捕猎,咬伤、咬死各一人。
能为此做什么呢?
对于苏门答腊虎的危急状况。研究者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1
预防误捕
研究人员建议使用猎犬代替猎套来控制野猪。但猎犬要经过训练,否则同样会造成误捕。同时要注意给猎犬接种犬瘟热疫苗,犬瘟热可以感染包括老虎的多种濒危物种。另外,3、4月是捕鹿(很可能也是盗猎,在印尼水鹿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亚齐政府在2019年就禁用了猎套)高发期,应该加强巡护。
摸底调查时在市场上找到的成捆的兽夹 ©猫盟
2
支持救助
救助野生动物,兽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至2023年,被猎套套住的老虎完成救助和放归的比例上升,这部分要归功于印尼的野生动物救助项目,由苏门答腊唯一有完整兽医学课程的亚齐大学(Universitas Syiah Kuala)背后支持。论文作者呼吁,要提供更多兽医的培训机会,让更多人有能力为野生动物提供及时救助。
猫盟的和顺老战友杨晓东院长在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救助工作 ©杨院长
3
通过社区形成“统一战线”
了解了当地的盗猎信息,可以据此决定何时巡护,到哪里去巡护,从而大大提升清理陷阱的效率。发展当地人成为巡护员和“线人”,增加他们的收入途径,也能把一些本来想选择偷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人,拉到保护动物的阵营中来。论文中收集的偷猎案件,就是通过当地社区里广泛的“线人”网络报告政府机关的。
猫盟在当地成立的巡护队“老豹子队” ©猫盟
反盗猎工作中,与社区结成同盟十分重要,这一点在我们的反盗猎工作中也得到了验证。几乎所有野生动物保护最终都会落到社区工作上,只有跟老乡、公安人员、林业人员……都成为同盟,结成统一战线,反盗猎的工作才能长久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Figel J J, Safriansyah R, Baabud S F, et al. Snaring in a stronghold: Poaching and bycatch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tigers in northern Sumatra, Indonesia[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23, 286: 1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