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生死局:当辛巴离场,流量神话谁来续写?
近期,快手在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回购动作,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截至9月1日,快手累计回购3993.43万股,砸下约20亿港元的真金白银。就拿9月1日当天来说,快手在港股市场出手阔绰,单日回购113.7万股,豪掷8371万港元,这回购规模在年内都名列前茅。
这般频繁且大额的回购,直接在股价上掀起了波澜。自去年5月22日公司宣布购计划,在港股市场整体回暖的双重加持下,快手股价一路乘风破浪,截止9月1日累计涨幅涨幅高达29%,成交量也十分活跃,交易热度居高不下。
从市场的常规逻辑来看,公司回购股票,往往释放出管理层对自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信号,想借此稳住股价,给股东吃下定心丸,同时优化资本结构,让每股收益更好看。可要是深入快手的商业版图,就会发现回购背后,藏着不少棘手难题。
账面亮眼,内里告急
2025年二季度的快手,财报数字看似光鲜,机舱里却警报四起。
一来,自2024年以来,快手经历了一波规模罕见的技术高管“大逃亡”。比如:原数据平台技术负责人董西成、磁力引擎副总裁袁帅、多模态负责人王仲远等,十多位副总裁级别的技术骨干相继离开,甚至连大模型负责人张迪和国际电商算法负责人王犇也未能留下,人才流失态势引人关注。
CEO程一笑力推的“降本增效”策略,是这场离职潮的直接导火索。数据显示,快手员工总数从2021年的2.81万人缩减至 2024年的2.46万人,研发投入占比更是从19.31%大幅下滑至9.56%。
在“缩减人员”与“压缩投入”的双重调整下,技术领域的资源被显著削减,企业资源配置的重心明显向商业化业务倾斜。技术成了“成本”而非“资本”,人走茶凉顺理成章。
二来,曾被快手视作“未来增长新蓝海”的AI领域,如今正深陷商业化的泥潭,AI故事“叫好不叫座”。
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可灵 AI 仅实现2.5亿元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仅4.8%,付费会员规模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商业化推进缓慢。其生成内容的质量不稳定,直接导致用户留存率偏低。再加上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养成,多数创作者仍更依赖传统剪辑工具,而快手在可灵AI的市场推广与用户教育上,显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抖音Sora、腾讯混元等强劲对手,技术迭代速度快得惊人,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可灵AI稍有懈怠,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
三来,市场费用可以买曝光,却买不出护城河。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快手销售费用占比高达30%,而研发费用占比仅为9.7%。这一悬殊对比,赤裸裸地暴露了公司在研发投入与商业化推进之间的严重失衡。
快手财报数字暂时撑住了面子,但技术创新才是里子。能否把销售费用变成研发动能,把流量红利变成AI红利,将决定这只“老铁”能否在下个赛段继续留在牌桌。
流量焦虑,如影随形
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电商时代,头部主播就像平台的“流量担当”和“带货先锋”,可如今,快手却在这关键的主播环节,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一方面,以辛巴为代表的头部主播的流失,对快手电商生态造成了沉重打击。辛巴在快手电商的发展历程中,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峰时期,辛选集团的GMV在快手电商GMV中占比一度高达30%左右,是快手电商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流量层面来看,辛巴的直播间曾是快手的流量“富矿”,他的离开让快手流失了一大批忠实用户,这些用户往往是冲着辛巴的个人魅力和带货能力而来,如今随着辛巴的离开,他们对快手电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大幅下降。
从销售数据上看,辛巴家族以往动辄数十亿的销售额,如今成了难以企及的数字。尽管快手在积极扶持其他主播,可短期内,没有谁能填补辛巴离开后的巨大销售缺口。像 2025年“618”期间,辛巴首播后晒出单场后台最终成交数据,销售额超过了40亿元,这样的成绩,在快手其他主播中,几乎无人能及。
另一方面,抖音凭借其强大的“造星计划”,在电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快手日渐式微。每隔一段时间,抖音就能成功捧红一位现象级网红,从闻神、解清帅,到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再到郭有才,这些网红就像抖音精心打造的“流量密码”,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全网引发关注,成为用户追捧的对象。
抖音造星计划之所以能把流量做得比快手更“汹涌”,核心在于它用中心化流量分发+重金造星的组合拳,通过“百万开麦”等计划直接给新人DOU+券、流量券甚至现金奖励,并在一开始就倾斜资源批量引入明星、MCN和头部公会。
相比之下,快手在主播培养和生态建设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除了过度依赖头部主播带来的风险外,快手在中腰部主播的培养上,成效一直不太理想。平台缺乏一套完善的主播孵化机制,无法像抖音那样,源源不断地推出有影响力的新主播。
此外,快手平台内容乱象层出不穷。截至2025年8月底,快手因多次未经授权传播热门影视剧(如《德云斗笑社》《长相思》《狂飙》《甄嬛传》等)被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版权方接连起诉,累计被判赔偿金额已达1.57亿元人民币。
这就导致快手的主播梯队建设失衡,头重脚轻,一旦头部主播出现问题,整个电商业务就会陷入动荡之中。
突围路线图
快手电商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
首先,技术研发是快手的根基。快手需重新调整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的占比,让研发费用在整体支出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AI领域,快手需深入分析可灵AI商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针对生成质量不稳定、用户习惯培养困难等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提升可灵AI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加快其商业化步伐。
在人才吸引与保留方面,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吸引行业内顶尖的技术人才加盟,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其次,版权问题一直是短视频行业的痛点。一方面,要建立起严格且完善的版权审核机制,在用户上传视频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视频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版权筛查,从源头上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要加大与版权方的合作力度,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优质内容的版权,丰富平台的内容库,为用户提供更多正版、高质量的视频资源。此外,快手还可以积极探索版权合作的新模式,与创作者达成更加紧密的版权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为了摆脱对头部主播的过度依赖,快手需要大力培养新主播,完善主播梯队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新主播选拔标准,挖掘那些具有潜力、风格独特的新人主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提供丰厚的奖金、流量扶持、品牌合作机会等,激发新主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手平台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面对当前的困局,快手只要坚定地实施这些破局策略,不断创新,积极变革,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回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快车道,再次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