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启示解放军驻澳部队应是三军合成编制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全军将士要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一重要论断既深情赞扬人民军队为抗战胜利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又饱含党和人民对这支英雄部队的期望和重托,并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指明了前进方向,清晰地擘画了以强军支撑强国的战略愿景,充分地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前行、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是科学的战略新部署,吹响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进军号角。

  实际上,在「九三」大阅兵中全面展示的各种海陆空武器、飞弹、无人机、电子战设备、雷射武器等,当中不少是首次公开亮相,就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正在努力践行习近平主席这个伟大战略愿景。按照现有进度,到二零二七年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将会迈进世界一流军队的门坎;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将会完全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这次大阅兵编设四十五个方(梯)队。包括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联合军乐团等。而首先接受检阅的是十三个徒步方队,人民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后,形成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四个军种、四个兵种和武警部队方队首次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

  以徒步方队在大阅兵中「先行」,这既是沿袭了世界各国阅兵的安排习惯,更是凸显了毛泽东主席在抗日战争中发表的宏文《论持久战》中,有关「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的著名论断。毛泽东主席并没有否认物的重要性,指出了物是重要因素,但是起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再先进的武器,都要由人来操作。即使是「无人机」、「机器狗」,也必须是由军人来操纵。

  而在徒步方队中,有十三个方队,依次先后是三军仪仗队,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火箭军方队,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持部队方队,联勤保障部队方队,武警部队方队,预备役部队方队,民兵方队,维和部队方队。除了是三军仪仗队之外,陆海空三军仍然是走在最前面的部队。其实,即使是更前面的三军仪仗队,也是由陆海空三军所组成。因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基本编制中,陆海空三军是最基本的编制。因而在五大战区中,除了是内陆的战区外,都有陆军、海军和空军的总部。而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持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等,则是由中央军委直接节制。

  这就让人产生对解放军驻澳部队并非是陆海空三军合成编制之「憾」。实际上,澳门特区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因而驻军部队也应当享有与省级行政区划相适应的编制。而从省级行政区划的军事建制来讲,我国目前拥有二十三个省、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四个直辖市设有正军级的警备区或卫戍区,除台湾省外的二十二个省份、五个自治区设有正军级或副战区级的省军区(西藏军区、新疆军区为副战区级)。而两个特别行政区虽然没有设立省军区一类的军事单位,却都部署有解放军作战部队,分别是驻港部队和驻澳门部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都是解放军驻特区的军事力量,但驻港部队和驻澳门部队在部队级别、兵力构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虽然解放军驻港部队只是正军级,却是由陆军、海军、空军联合组成,所以驻港部队也是解放军级别最低的三军合成部队。在兵力构成方面,驻港部队下辖着一个陆军合成旅、一个空军航空团和一个海军特混舰艇大队,总兵力超过六千人。列装有056A轻型护卫舰、037II型红箭级导弹艇、074型近海登陆艇以及若干交通艇、拖船、巡逻艇等舰艇装备。

  相比之下,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只有副军级,部队构成上也都是陆军,没有配备海军或空军部队。不过,为了更高效的处理有关海、空防务事宜,驻澳门部队还是进驻了少量的海、空军官,负责同本军种方面的沟通联络、指令传达。但驻澳部队没有海、空军编制,是未能全面、完整地履行对澳门的防务职责任务的。面对日趋复杂尖锐的南海及台湾海峡军事环境,澳门驻军也肩负着重大责任,因而应当健全三军合成编制。

  犹记得,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夕,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宣布,根据澳门基本法第十四条的明确规定,在澳门回归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派驻适量、精干的军队。当时葡国政府以「葡国在澳门没有驻军」为由予以反对。但中方及澳门的历史学家如吴志良博士等,以大量的史料反驳指出,葡国在历史上曾经向澳门派驻军队,只是在「四二五革命」后才将在澳门的军队撤回葡国,陆军司令部也随之改为保安部队司令部。

  按照这个历史轨迹及逻辑,葡国在历史上也曾向澳门派驻过海军和空军,因而解放军驻澳部队也应当要有海军和空军的编制。

  实际上,为了对付海盗,在十七世纪初,澳门开始装备一些武装船只,并据说于一八零七年曾与著名海盗张保仔在澳门近海打过激烈海战。一八零九年,澳葡当局与两广总督达成协议,容许葡萄牙海军派遣更多的武装船只来澳门,配合以岸防炮为主的清军打击海盗。到十九世纪末,葡国驻澳门的舰队至少拥有一艘炮舰及一些巡逻艇。一九零九年起,炮舰「Patria」号和「Macau」号开始长驻澳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九四一澳门总督是由海军司令戴思乐出任。而葡国派遣海军「远东舰队」驻守澳门,舰队包括有「Rainha De Amelia」、「Vasco da Gama」、「Patria」和「Macau」四艘军舰。

  值得一提的是,一八五零年十月二十九日,为了庆祝葡萄牙女王的诞辰,停泊于凼仔码头海面的「玛丽亚二世」号巡洋舰鸣放礼炮,意外发生爆炸,舰船炸毁沉没,炸死船长及船员一百九十一人,还炸死约四十名在船上观礼的中国人。这一突发事件,使澳葡当局「进军广州」的殖民扩张计划和野心遭到打击。殉难者集体埋葬在凼仔码头附近的小山上。后来在修筑马路时,为了保留墓地,而开凿了号称「世界上最短的隧道」。

  葡国当年也在澳门派驻空军。曾经派出三架「小妖精III D」型水上飞机,进驻澳门。澳门航空队的第一次任务是一九二八年参与搜救美、法两国在南中国海失踪的飞机,并将在中国侦察到的情报资料,与河内的法军和香港的英军分享。一九二九年里斯本有意召回澳门航空队,但在澳督的要求下,澳门航空队继续留守。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里斯本向澳门增兵,葡国海军重新部署四架水上飞机,一九三八年恢复海军航空站。

  在国务院向澳门特区拨发了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澳门驻军就有海军编制的需要,而且在澳门特区政府进行填海工程后,也有土地可以修建军港和直升机场,而特区政府的城市规划也为此预留了土地。因此,解放军驻澳部队晋升为三军合成编制部队,已经具备基本条件,更有此必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