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重拳!10亿资本突袭机器人等战场
九三阅兵式上,“机器狼”无人作战系统以战斗编组形式公开展示。这些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装备,如今已成现实,它不仅是中国军事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崛起的缩影,背后是一场资本与产业深度绑定的精彩故事。
九三阅兵式上,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研发的“机器狼”无人作战系统首次以战斗编组形式亮相5。这些具备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能力的智能装备,标志着中国在陆战无人化领域的重大突破。
而这些尖端装备的背后,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面崛起。武汉作为先进制造业十大城市之一,去年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两位数增长。
阅兵场上展示的“机器狼”系统,仅仅是中国高端制造实力的冰山一角。从低空到太空、从江面到深海,AI正持续拓展中国高端装备的应用边界。
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全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一片繁忙。机械臂自动抓取零件,视觉识别设备精准定位,实现了多型卫星共线柔性批量生产。
深海领域,719所研制的“麒麟”号爬游潜水器,已实现千米级海底自主行走,为海底设施监测提供了新工具。这些成就展现了中国在精密制造、人工智能、通信导航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集群式突破。
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背后是资本与产业的深度绑定。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PE)以及政府产业基金早已开始布局和培育这些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2025年上半年,PE/VC市场投资明显回暖,投资数量5074起、规模57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18%。资本偏好技术壁垒高、政策支持且有国产化替代潜力的赛道。
福建省专门设立目标规模20亿元的省级专精特新母基金,重点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府引导基金建立让利机制,最高可拿出政府出资部分收益的50%向基金管理机构和社会资本让利。
国家层面更是大力支持,中央及地方政府成立了上百亿规模的基金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杭州、武汉、上海、深圳等地均有相关布局。
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深圳市艾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为无人飞行器提供安全可靠的飞行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产品累计服务近千架中大型无人机。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灵御智能”7。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由清华+卡内基梅隆背景团队打造,以高质量遥操作技术为核心,推出万元级、低延迟、高精度、高易用性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
成立仅三个月,灵御智能便推出“灵巧操作末端 + 双七轴机械臂 + 轮式底盘”的机器人原型机。随后更是推出售价7.99万元起的TA lite,创造了目前量产零售轮式人形机器人最低价格。
随着无人装备技术的日益成熟,资本正在向两个方向流动:一是更底层的核心技术,二是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底层技术方面,半导体领域成为投资重点。中国已在70%-80%的半导体领域实现有效突破,后续正聚焦剩余20%-30%未突破且价值量高的环节。
2025年高端制造的投资方向可以总结为“AI+硬实力”,主要聚焦六大领域:智能驾驶、消费电子产业升级、机器人、工业流程、通信互联和能源管理。
应用场景方面,低空经济成为热门方向。普宙科技总经理陈虎强调:“低空经济不是‘无人机堆量’”。该企业研发人员中,50%聚焦物联网、AI算法、大数据技术,几万台无人机在市域飞行需要解决算力支撑、通信数据安全问题。
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资本的支持。调研显示,超80% 的受访PE/VC基金CFO倾向于通过长期价值创造获取回报,但不足半数机构实际加码了“耐心资本”。
LP短期回报预期与被投企业成长不确定性是主要挑战。多数机构选择与产业资本合作及动态调整基金条款来优化配置。55%的受访机构2025年将增加硬科技投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是重点赛道。
工银投资与合肥产投联合发起的工融合合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合肥成功设立。该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这种“银行系金融资本+地方国资平台”的模式,成为服务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资本正在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效应,通过对基金的主动管理,将丰富的金融资源及客户资源向高端制造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