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还缺少最后一步
中国创造还缺少最后一步,举两个栗子:
1、电动汽车
电力相比化石能源,是科技的代际进阶,是没有争议的发展方向。可是作为电力能源代表产品的电动汽车,为什么不能彻底碾压油车?
科技进阶,表现在商业上,应该是推枯拉朽式的、改天换地式的,但现在的电动汽车还不是。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 我的车12年了,该换了,但是感觉换油车没有未来,换电车还不成熟。
怎么说不成熟? 我心目中的电动汽车应该是成本远低于油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又远高于油车的。
电动机相比发动机简单、各种控制系统也简单,成本应该远比油车要低啊,可实际情况不是。这说明,我们在电动汽车的设计上,还不够大胆、还不能突破油车的框架,我们的创造还缺少最后一步。
2、鸿蒙系统
余承东上《对话》了,说了很多鸿蒙的好话。但是这些话都没有打动我,因为都没有达到我对鸿蒙的期望。
我们说,再做一个windows或者安卓是没有意义的,一个新的系统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比现有的系统有一个代际的升级。
鸿蒙的希望在哪里? 就是为万物互联提供平台——让通电的物件都能以简单的方式上网,让程序员可以用几行代码就可以把一个传统电器变成可以联网的新产品。
可是,现在还没有看到华为在这个方面的突破,也许是我太心急了吧。
但我还是想说,与其卖力地推广鸿蒙系统,不如根据真正的、核心的物联网开发需求,下苦力气把鸿蒙打造成物联网时代真正的系统平台。
有两个事让人欣慰,一是鸿蒙之父王成录现在在做的机遇开源鸿蒙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它的理念是基于鸿蒙,打造机器人通用系统。各机器人公司将机器人底层部件之间的通讯交给鸿蒙,从而集中精力去开发更高层级的功能,比如AI。二是开源鸿蒙和大疆的合作,这才是能让鸿蒙大展宏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