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脸女顶流,没人治得了是吧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如果你学生时代住过校,就一定聊过这些禁忌:

凌晨十二点,不要对着镜子削苹果/梳头发......学校以前是片坟场,宿舍的风扇上吊过学长/姐......医院坐电梯,见到小指绑红线的人,不要讲话......酒店不要住走廊尽头,猫眼看见一片红色不要开门......

你怕?

不是因为你傻。

而是你依旧觉得,这世界还藏着别的“可能性”。

比如——

滴答。

滴答。

滴答。

是齿轮拨动秒针的声音,来自一位男孩的机械心脏。

500

那天,学长向学弟们讲起学校的秘密:

有一个男孩换了机械心脏,之后性情大变,死后也不安息,被匆忙埋在学校后院的那颗树下。

深夜经过千万别停,不然会听到地底传来诡异的声音。

500

滴答。

滴答。

滴答。

不信邪的学弟,其实是最相信的,他独自来到树前。

于是——

惊。喜。驾。到。

500

你说你不怕?

因为你是大人。

因为你知道,人,总是比鬼还要可怕——即便是在百鬼夜行的世界里。

欢迎来到每周的——

星期三 第二季

Wednesday Season 2

500

星期三不是日期,而是名字。

这一角色出自IP《亚当斯一家》,崇尚哥特生活的亚当斯夫妇为女儿取名星期三,灵感来自童谣:

“星期三出生的孩子满腹忧愁”。

是的。

星期三,代表了丧、悲观、阴湿。

当然。

换个说法,也是坚韧、清醒、独立。

这一切组成了这位地表最强INTJ,厌世圈的哈利波特,神鬼界的工藤新一——

三姐,星期三。

500

500

△ 饰演反派的演员在1991年《亚当斯一家》中饰演第一代真人星期三

第二杯,还敬我三姐。

一个暑假过去,小姑娘的通灵能力突飞猛进,法制观念再破新低。

可能是头一次坐飞机——

咦?

为啥不能带电棍、防狼喷雾、双截棍、武士刀、咏春八斩刀过安检?

未成年也不行吗?

500

500

飞往异地,只为面基自己心仪的中年长发连环杀手。

羊入虎口?

替天行道!

三姐一声令下,宠物小手给变态长发男献上抱脸虫式袭击。

500

打完面门,再攻下三路。

一记大盘手撕鸡,没收作案工具+1。

500

灭灭坏蛋跳跳舞,这就是三姐充实又自由的假期生活。

开学了。

“谢天谢地”。

归校第一天,这里就出了人命(不然三姐得无聊死)。

一群乌鸦,活活啄死了一个人,还吃掉了他的眼珠子。

500

500

这么邪门?

但在星期三的世界里,越邪门,越带劲。

这“异类学院”,是座畸形秀的黄埔军校,聚集狼人、海妖、美杜莎、隐形人等各种各样的怪小孩。

三姐乍一看竟还像个正常人。

500

500

500

500

哪怕一年级小学生,都有分分钟秒杀普通人的能力。

大海捞针,怎么查?

太好了。

下一具尸体又出现。

死状一模一样,又是眼睛被鸟啄出来吃掉。

500

500

如果说死了两个半生不熟的人,还无法撼动星期三冷空气一般的心。

直到这一刻——

她偶然预知到下一个牺牲者,会是自己最亲近的小狼女。

史上最傲娇女主绷不住了。

不敢再划水,赶紧查案,拯救闺蜜。

500

500

归纳一下线索。

1、受害者全是人类(指正常人类)。

2、凶手有控制鸟的超能力。

但校领导表示,学校已经很久没接收过这样的学生了。

500

△ 你猜他头皮痒该怎么办

到底是谁在用禁忌能力,将人类赶尽杀绝?

直到她慢慢发现:

杀戮不是目的。

三姐没想到,自己这个大社恐,居然要面对一场舆论战?

这把啊。

这把是高端局。

02

以前叫非主流,后来叫杀马特,现在有个新名字叫视觉系。

但很久以前。

还有一种类似的小众群体的身份标志,哥特。

从建筑到文学,从视觉装置到摇滚流行音乐。

黑、红、白三种主视觉,代表着黑夜、鲜血与纯洁,充斥着浪漫的,或淡或浓的死感。

直到电影领域,它真正的大放异彩。

《星期三》的操刀人别说你不认识——

蒂姆·伯顿。

《僵尸新娘》《剪刀手爱德华》两部殿堂级作品,轻松硬控影坛数十载。

500

500

伯顿宇宙的内核始终如一:

你以为的纯白往往是伪善,而看似暗黑的存在,才是救赎。

就像《星期三》的那句歌词一样。

第一部还是抓马的三角恋校园,第二部就变成了阴湿感拉满的恨海情天。

星期三探望前男友——

500

两张硬碰硬的嘴。

一番博弈下来,愣是拼不出一句好话。

一个用威胁掩盖悸动,一个牙尖嘴利装高冷。

看起来浪漫破产,但其实呢?

……更暧昧了。

我就知道你无法抗拒再次见到我

我们是两个 准备好一起掠夺世界的黑暗灵魂

500

500

是的,在傲娇哥特的世界里,也有黑色花束般的恋情。

刚被美国工会炒鱿鱼的朴赞郁说过一句话:“我不过是个喜欢肮脏故事的小老头罢了。”

这话同样适用蒂姆·伯顿,最爱拍的其实就是人类可爱的Little dirty secret。

这一季的《星期三》除了星期三的故事以外,还增加了许多亚当斯一家看似古怪,实则可爱的旁枝末节——

把蛇虫鼠蚁当零食的爸爸,美艳绝伦的妈妈。

500

子承父业的弟弟。

爹:嘎嘣脆。

儿:鸡肉味。

500

500

还有送孙女墓地的外婆。

阴宅置地,从娃娃抓起。

500

怪物姨妈和疯子叔叔。

长得好看,说话也好听,个个都是前科累累的人才。

500

500

他们在去学校的路上制造车祸,让所到之处的每一寸都染上死亡的气息。

普通人越避讳什么,他们越喜欢什么,古怪到堪称异类中的异类。

俩字:猎奇。

探索未知、挑战常规,突破认知和文化的边界,反映的是对自由、荒诞和崇高的期待。

在这一季里,Sir确确实实感觉到了更多伯顿的巧思与熟悉的阴森美学。

其美妙在于,切中诡异与可爱那个不好找的中间点。

多一点,太黑。

少一分,太俗。

它的分寸时刻挑战着你的边界,像是在结痂的伤口边挠痒,轻轻挠,暗暗爽。

比如这些镜头——

破解近在眉睫的死局,机智如你,就连凶手都为之鼓掌。

500

500

本季的第一幕,星期三刚与鬼魂沟通完毕。

使用能力后,她会流下为死灵低泣般的黑色眼泪。

500

最经典的伯顿动画。

开头那个一传十十传百的校园怪谈。

看到它的第一眼,Sir脑内电光石火地闪过那些年的《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科学怪狗》……忍不住打了个颅内高潮的寒战。

500

500

500

这,就是伯顿和星期三的味道。

当全世界都在下沉,黑童话任然肩负着打破禁忌的使命。

带你做一场发癫的白日梦。

在梦里,你将变得清醒。

03

Sir一直觉得童话最妙的地方是它的谐音。

童话=同化。

黑童话更是这样。

以《星期三》为例,不论是超能力学院还是亚当斯一家,故事的主角永远是主流的边缘,社会的异类。

相信童话的人,往往是不愿意被规则同化的人。

他们是疯子、怪物、病人、变态,也是敢于承认自己异于常人、拥抱本真的勇士。

有人说,星期三是女版的哈利·波特。

都是唯一的主角,都用魔法号召同类抵抗敌人。

区别是哈利出场即为世界的核心,是大难不死的男孩与无人不晓的救世主。

星期三却不一样。

她与生俱来的另类,通常换来的是人们的嫌恶与皱眉。

500

500

500

但星期三最酷的,是不在乎。

不在乎教条、规则,是基本操作。

不在乎血源、从属,才是“亚当斯一家”的优良门风:

女儿反抗外婆,妈妈反抗外婆,年轻的亚当斯反抗老去的亚当斯。

哥特世家在特立独行这一点上,都能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

500

500

500

她的身后,更有一大批拒绝同化的起义军。

从精神病院逃走的疯姨妈。

500

越不要我,越爱你的抖M隐形女。

500

杀死主人,摆脱控制的怪物前任。

500

500

还有那些不该生长却蓬勃的感情与欲望——

我以鼻涕虫、僵尸脑子、幼蛆、狼人唾液……的名义发誓。

你是一个疯子心里,与众不同的唯一。

500

500

黑童话是畸形的、荒诞的、恶心的、刺鼻的。

但同时,它也是浪漫的、蛮荒的、纵容的、热烈的。

用哪个角度去看,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就像星期三的名言——

人不会变坏,所谓的变坏,不过是解锁了本就有的欲望。

500

500

剧中那些丑陋的杂音——

上位者的强权,亲近之人的嫉妒,以爱为名的控制,将主流与小众裹挟在同类的姿态中。

让我们看到,正常人与偶然发作的怪物,仅一线之隔。

500

500

500

在这个诡异的世界里,恨比爱长久,死亡是生命之友,棺材是光明的归路,破碎是重生的起点。

不被同化,是最大的童话。

目前,更新到一半的《星期三》,还未迎来它真正的结局——

不是寻找凶手。

不是让少女长大成人。

而是展开这条阴暗、潮湿的长廊,在无需抵达光明的尽头中,许所有人以黑夜的自由。

每个孩子都听过这样的鬼故事:

凌晨十二点,不要对着镜子削苹果/梳头发......学校以前是片坟场,宿舍的风扇上吊过学长/姐......酒店不要住走廊尽头,猫眼看见一片红色不要开门......

后来我们明白了——

鬼故事,就是成人的童话。

不过是幼时相信的真善美,被世界丢到角落,化作鬼魅。

而《星期三》就像一场小小的通灵仪式。

它用尖叫扎向世界的伪善,用怪谈抠开欲望的封条,让藏在你心底那个还没被世界浸染的“小怪物”露出久违的微笑。

不喜欢怪人吗?

照照镜子。

她美极了。

50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