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连锁用2.81亿净利润证明,好生意未必靠规模

500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红旗连锁(002697.SZ)宛如一艘稳健航行的巨轮,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和策略,在风浪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8月7日晚间,红旗连锁发布2025年半年报,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过去半年经营成果的总结,更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营收与利润:短期调整,长期向好

今年上半年,红旗连锁营业收入为48.1亿元,同比下降7.3%。营收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零售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竞争的加剧,都对企业的销售规模产生了影响。但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逆势上扬,达到2.81亿元,同比上升5.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2亿元,同比上升8.6%。

净利润的增长得益于公司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红旗连锁优化门店结构,提质增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短期内对营收规模略有影响,但优化调整带来了成本费用的有效节约,进而带动了报告期经营利润的增长。公司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组织效能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报告期内,红旗连锁三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6.5%,实现了“以费用节约对冲毛利压力”的目标。这一升一降之间,彰显了红旗连锁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智慧。

门店布局与运营:精耕细作,强化优势

目前,红旗连锁门店数量达到3000余家,主要集中于成都区域内。在门店运营上,红旗连锁持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策略。抖音直播常态化、高频次运营,以“线上销售+线下核销”的模式实现引流,吸引了大量年轻客群,会员结构逐渐年轻化。通过线上平台的强大引流能力,红旗连锁成功触达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

红旗连锁通过开设红旗连锁乡村甄选店,在门店陆续设立乡村振兴专柜专区、“川字号”产品专区等,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持续为农产品提供良好销售渠道。这不仅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也丰富了门店的商品品类,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稳健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年报发布前夕,持股9.99%的股东永辉超市计划减持红旗连锁股份。永辉超市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此前,永辉超市已因自身资金需求连续减持红旗连锁股份。在连续减持红旗连锁股份的背后,是永辉超市面临着业绩连年亏损的困境。2021年 - 2024年,永辉超市已经连续亏损4年之久,累计亏损额达95亿元。7月14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约8.3亿元。

相比之下,红旗连锁的财务状况则健康得多。截至8月7日收盘,红旗连锁报5.68元/股,总市值77.25亿元。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14亿元,资产总额为81.19亿元,资产负债率43.49%。债务端的主要项目有应付供应商货款、预收客户款项以及应付房屋租赁款等经营性负债,财务结构健康,公司运营整体稳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稳步增长。永辉超市的减持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关注,但红旗连锁凭借自身稳健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能力应对这一变化。

未来,随着国内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便利店市场规模前景可期。红旗连锁正从消费者、扩张和技术等多点突破,抢占先机。公司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以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为抓手,在带给消费者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国家促消费政策的实惠。

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红旗连锁也在积极探索AI技术在便利店供应链、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门店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持续提升各经营环节的运营效率。红旗连锁与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的无人售货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整合AI视觉识别、智能路径规划等技术后,预计单店人力成本可显著降低。无人售货系统作为传统零售的补充,有望在消费场景方面做增量,为顾客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吸引新兴消费群体的关注。长期来看,无人售货系统不受营业时段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营业时间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