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人郭涛:网约车低价竞争源于市场供需失衡与流量争夺
近期,外卖补贴大战正在激烈上演。这场“内卷式”竞争的战火也烧向网约车市场。7月以来,浙江宁波、江西鹰潭、广东清远等多地主管部门先后出手,叫停网约车平台低价行为。此外,就近日打车还收“空调费”一事,检察日报发文称平台内卷不能让乘客买单。对此,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投资人、分析师予以解读。
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独家专访。
网约车低价竞争源于市场供需失衡与流量争夺。行业运力过剩背景下,平台为抢占用户和司机资源,通过补贴、低价订单扩大规模,形成“烧钱换增长”的粗放模式。资本驱动下,部分平台依赖输血维持数据壁垒,却忽视可持续盈利;同时,监管对定价机制、抽成比例等规则滞后,平台利用算法隐蔽倾销,挤压司机利润空间。
对于造成的影响,低价竞争导致司机收入下降、工作时长增加,部分司机违规接单埋下安全隐患;乘客短期享受低价后,可能面临车辆老旧、调度延迟等服务缩水。行业层面,企业忽视技术升级与服务创新,陷入“内卷—降质—监管加压”的恶性循环,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破解核心逻辑是从“管资本”转向“管行为”,让竞争回归服务价值本身。需从规则重构与模式创新入手:
其一,强化动态监管:建立价格监测机制,划定“成本价”红线,禁止低于运营成本的倾销;严控平台抽成比例,遏制算法剥削;
其二,推动合规化:落实司机社保、车辆合规要求,提升准入门槛,减少无序运力;探索“指导价”或“时段定价”,平衡供需矛盾。
其三,引导技术赋能:鼓励智能调度、拼车优化等技术提升效率,支持定制化服务(如高端车型、场景化出行),跳出同质化竞争;
其四,保障权益:禁止转嫁成本(如“空调费”),完善投诉机制;推动司机组织化协商,增强议价能力。
专家介绍:郭涛,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