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鬼乐园三件套”,被中产疯抢?

凤凰周刊

2025年07月16日 09:04:15 来自北京市

文/馍王

编辑/章鱼

盛夏到来,一直靠“公园20分钟”给生活回血的打工人,彻底崩溃了:

现在的公园,热得人连10分钟都坚持不了。

500

〓 图源:小红书用户@爱游泳的番茄酱

七月开始的连续阴雨和炎热,让全国大多数室外区域成了可望不可即的禁地。

于是,每天多出20分钟无处挥霍的朋友们,开始把回血解压的希望寄托在冷气充足的购物中心。

“超市20分钟”已经取代公园生态位,成为了打工人最新的“抗焦虑修行”。

超市20分钟

是一种穷鬼经济?

如今山姆超市里排队最长的柜台,是美容仪的柜台。

这个有“大排灯”绰号的东西,乍一看像是从附近工地刚卸过来的探照灯,实际上是有将近十种功效的光子美容仪。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一颗自由菜

这灯可能本来以为自己是来当模特的,插上电都算超常发挥了。

结果一天下来工作时间真比工地探照灯时间长。

下班的打工人错峰利用超市二十分钟,照完前胸照后背,照完皮肤照头发。

把会员费赚出来之后,山姆还倒贴了你1000多块。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牙牙琳

有“打工人第一间健身房”之称的迪卡侬,也被卷入了“超市20分钟”的范围里。

暑假迪卡侬儿童活动区域的广大中小学生们,每天下午一到五点,就目瞪口呆地看到迪卡侬门口冲进来一群印堂发黑的打工人。

他们争先恐后地登上小学生身高够不着的碳纤维公路车展品,在狭窄的过道中猛烈穿行20分钟后,又红光满面地离开。

500

更别提中产们的“公摊卧室”宜家了。

骑车下班的打工人只要路过,上到二楼床品区那是倒头就睡。对睡眠质量有要求的朋友还自带个眼罩,一点也没拿它当外床。

十分钟睡不够,半小时睡不醒,二十分钟就是小憩的最佳时段。

打工人:哎,兄弟对不住啊,不小心在你床上把哈喇子睡流出来了。

宜家:你叫我兄弟那还说啥了,我洗洗就完了呗,别影响心情昂。

500

〓图源:@柑橘可乐

逛归逛,体验归体验,超市20分钟最常见的场景还是吃。

要知道,20分钟是山姆们上货的轮转极限,而不是顾客进食的极限。

柜台小姐姐用来分割面包的剪刀都快剪卷刃了,还是招待不过来没有感情的排队机器们。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寻找答案的路上

他们既不争抢,也不推搡,排到自己就往嘴里猛塞。

塞不下了也不逗留,自觉又去队尾等待。

二十分钟即停即走,比机场送客区还快餐。没吃到的朋友心里也没有遗憾,明天再来就得了。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西梅果酱

这种紧迫中裹挟着从容的场面,只有长期缴纳会员费带来的主人翁精神和东道主作风,才能呈现如此酣畅淋漓的发挥。

如果逛公园的是讲究阴阳调和的正统修仙,靠汲取天地之灵气来滋养打工人的身心。

那超市20分钟就是一夜之间武功暴涨的邪修。

靠一门“我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在乎的人了”的逍遥心法,狠狠挖掘出了身体的“后备隐藏能源”。

500

〓 图源:小红书用户@不想起床的小羊

简单粗暴地概括下来,“超市二十分钟”心法第一条就是:

超市试用区,就是我家公摊面积。

饭店不让自带食品,但某些超市,你把牌桌搬过去都没有人管你。

500

〓 图源:小红书用户@Nanoya pyq

大城市机会多,大超市更是如此。

无论是卡着晚上8点到店,盯着等营业员的手把打折标签贴在肉类菜品上然后立刻买断。

还是连续多日蹲守一只阳寿将尽的帝王蟹,并在它死去的瞬间立刻用处理价把它安葬在自家蒸锅里。只要你具备观察的耐心和等待的恒心,超市便会用常人所不知的方式给予你最丰厚的回馈。

500

〓 图源:@阿里巴巴是两个快乐的青年

然而这种“唯结果论”的玩法,在如今的打工人眼里已经落伍了:

帝王蟹的阳寿是阳寿,人的阳寿就不是阳寿吗?

一天中一共就掏出这点时间拿来休息还要我蛰伏和等待,是不是有点太卧薪尝胆了?

抱着这种想法的及时行乐体验派,已经开始落实一种“野兽派”的超市20分钟法则。

跟公园里捉摸不透的大自然比起来,像超市这样和“人”联系更加紧密的地方,也让大伙儿能更放肆地做自己了。

超市20分钟,社交考验的一环?

社交媒体上关于“超市二十分钟效应”最火热的讨论,是把它当作“当代情侣检测器”。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吃恩典典

有人能描述一下当代打工人约一次会有多难吗?

时间紧任务重,项目更是难以抉择。

约电影太激进,约爬山太吃硬件,约别的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

说到底,好不容易从密集生活里挤出的休息时间,为什么要冒着砸在别人手里的风险用来去和另一个人约会呢?

500

〓“诸事不宜”

但如果把超市20分钟也纳入约会项目里,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逛超市这件自己做起来稀松平常的事。

如果和暧昧对象一起,就能变成一场从生活理念到价值观的全方面人性考核。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高冷小美

20分钟能测试什么?

首先是饮食原则性问题:甜粽还是咸粽?汤圆还是元宵?榴莲是美味还是噩梦?以及怎么看待葱花和香菜?

两个人能不能吃到一起去是爱情小船的船帆,如果胃口相投,横跨大西洋小菜一碟。

500

除此之外,对蔬菜价格和打折商品的态度也体现着对方的消费观。

对方买东西时,是那种勤俭生活,积小流成江海的精算派?

还是那种及时行乐,即使把钱花在刀柄上也兴高采烈的逍遥派?

如果两个消费观不同的人强扭在一起,经过两个打折档口就打起来了,根本不用第三者从中作梗。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可可

还有朋友反映,相处期间温柔稳定的对象跟超市柜员说话的时候,居然表现出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恶劣样子。

网友锐评:感谢超市,把他隐藏这么久的真真面目揭露出来了。

500

〓图源:小红书用户@重振执行手册

如果前面的流程都比较顺利的话,在最后的最后就可以来到“拍照技巧”的附加题目了。

超市里有密集的商品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突出照片的人像主体。即使只穿很朴素的单衣,也很容易拍出层次感。

超市20分钟,属于人像摄影的“新手测试”关。

一个能在超市给你出片的对象,放之四海应该也皆能出片。

其实无论人们如何开发“超市二十分钟”的妙用,如何为“超市二十分钟”丰容,归根到底,都是希望在超市的这二十分钟里尽可能感受生活。

而这种生活感的来源背后,藏着环境心理学中关于注意力的重要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打工人之所以能在这两个场所只花20分钟,就获得像休息了两个小时一样的放松感。主要是因为超市和公园中,都充满着带有“软性注意力转移”的性质的物品。公园枝头打闹的小鸟和货架上炫彩包装的饮料都符合这种“软性转移”的特点。

而这种“软性注意力转移”,又被环境科学认为是缓解精神疲劳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甚至宠物给人心灵上的放松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这种“软性转移”。

当“软性转移”分布在人的周围时,他们的注意力结构就很容易重新恢复弹性,刷新到被单一工作“折磨得变形”之前的样子。

人们的“精神疲劳”,自然也就随之消退了。

500

〓 图源:小红书用户@秋天的菠菜

毕竟,“班味儿”这个说法本来也不是描述人们因为上班而很疲惫的样子。

而是指一个人看起来已经在通勤和坐班的无限轮回中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自洽,开始分泌出一种被职场“改造”了的气质。

只需要20分钟的疗程就可以给班儿味“治本”,试问哪个打工人工能抗拒?

打工人分给超市的时间

为什么只能有20分钟?

有人说,超市是一个城市的说明书。

不管去哪旅游,想冲破旅游业垒砌的墙壁去真正体验当地人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驱车冲进附近最大的超市里。

可对于始终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的打工人们来说,超市,更像一个关于生活的“股市大盘”。

只不过,股市反映的是金融市场变动,超市反映的是身边的全部生活资料的变动。

500

〓 图源:小红书用户@momo

20分钟,足够你把大多数商品连名称到价签都观察一遍。

看到荔枝降价,就会想象到荔枝丰收时农民们开心采摘的场面。

牛肉产品种类变多,就会想象到阿根廷的牛肉在从海关进入中国的样子。

如果观察得够仔细,你甚至可以推理出本地的菠萝头一个卖多少钱。

在超市里专注浏览完一圈,跟一条小鱼刚上岸呼吸到了第一口空气的感觉是一样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统统进入脑子。

感觉自己好像运筹帷幄的打工诸葛亮,身处小超市便知三分天下。

对周遭的世界时刻保持感知,也正是避免麻木的最好方式。

500

对疲惫的打工人来说,自己的生活好像总被工作挤占到一天的角落。

社交平台上都在推崇,公园20分钟超市20分钟。

难道是说30分钟会有副作用,一个小时就会开始呕吐吗?显然不是。

只是20分钟就是休息的“边际效益递减”前,最高效的一个时间节点。

连用来放松大脑的时间都要考虑“效益”,连用来考验恋爱对象的时间也要“高度集成”。

也许大家并不是想把自己打造得多么高效,只是想在一切结束之后还能留下一点时间躺在自己的床上,不用为下一个到来的日出焦虑。

多逛逛超市总是好的,超市永远是有序的。

可职场就未必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