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了五年,只为见你半天。但因为粮食不足我还没见你就得往回跑了
——粮食,决定了两支军队过来野炊还是战争
前文书接上回。上回说到,魏文侯担心自己的国家被楚齐秦同时攻击,而导致自己会突然灭国。为什么魏文侯有这个担心呢?那么这次的故事,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春秋战国的战争模式。
读者看到标题,是不是觉得我在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呢?很遗憾,我们工业党的比喻,一般是陈述句,基本没有夸张句。
春秋的时期。各国的粮食都不是很足,打仗的模式确实如标题所描述,间隔长,周期短。人少的话多打几天,但是也往往不过15天左右,人多的话就只有半天。有什么话就尽快说,否则粮食不足的话,还没开打就得往回跑。请看以下,我们前方,穿越回战国的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
秦穆公末年,派三员大将率万余精兵,千里奔袭郑国(今河南新郑)。这支奇兵刚踏入滑国地界(离郑国不远),就被郑国大商人弦高撞见。弦高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者,带着肥牛犒劳秦军,并说:“我们国君听说贵军要来,特命我在此迎接,并问贵军打算驻扎多久?我们好准备粮草物资。”
三位秦将一听,冷汗直流:“糟糕!我们带的粮只够偷袭用,哪够驻扎消耗?郑国已有防备,这仗打不成了!” 他们连郑国的城墙都没见着,立刻下令掉头回家。结果跑的太快,没有留意周边环境,归途在崤山遭晋国伏击(崤之战),全军覆没。
小型的战争还可以多呆几天,我们来看看大型战争。
春秋霸主楚庄王,跟另外一个大国晋,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邲之战,双方都带了4-6万人,想着好好确认一下谁才是霸主。这么大规模的战斗,至少得打个2周吧。你猜猜这场战斗打了多久?半天,双方冲击一波,楚国一个后撤包抄赢了。比打一场足球稍微长了一点时间。
楚国大胜之后。然后祭祖,烧香,拍照留念。马上往回跑。你没看错,马上。打了打胜仗一个城都没去占就往回跑。还想多玩一会?你没看到旁边的倒计时吗?
春秋的战争,很多时候在去战争的路上已经买好了回程票。怕等下抢不到票又没饭吃那就很抽象了。甚至可能走了一半,突然听到军需官喊了一句:“哎呀,粮食被抢了。”整支军队就已经开始要往回跑了,跑慢点就没饭吃了。
春秋是这样子,战国呢?我们还是上数据:
在魏文侯改革前(公元前420年前),魏国和秦国的多次战斗都是1-2万人左右,打10-20日就结束了。在这个周期内,虽然魏国全胜,但所有的战争基本上是属于菜鸡互啄。
魏文侯的粮食养不了太多兵。但秦国不一样,秦国本身就缺粮,当大部分人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反正再没有粮食就会饿死的情况下,就会尝试疯狂进攻来获取生存的空间。魏文侯预判了秦国这种疯狂的行为,秦国在公元前400年前后,确实尝试了一次50万人的大军攻击魏国的情况。战果如何,我们要卖个关子了。
这个时候的战争,可以用公式简单的归纳。存3-7年粮食,冲击一波10-20日的战争;存3-7年粮食,冲击一波10-20日的战争;存3-7年粮食,冲击一波10-20日的战争……
你不信?这个时期发生了一场持之以恒的战争,魏国旁边的韩国,从公元前425年开始进攻旁边的一个中小型国家郑国,郑国的国土面积大概只有今天河南省1/3-1/4。他们从开始打,到灭掉郑国用了多久?50年。韩国等3-7年冷却期一结束,马上去啃郑国的一个城。就这么一个城一个城的啃,啃了50年,终于在公元前375年结束。最后一场战役,是打今天郑州下面的新郑。这么一块地,韩国实在啃不动了,喊了全国的成年男子才勉强把这个城啃下来。
是不是觉得这已经是不可思议。不好意思,同期旁边有个大国叫楚国,他啃一个叫越国的国家,啃了100年。
为什么粮食如此短缺,我们先来看看数据对比。 战国前期,中原核心区(如魏国)平均亩产仅30-50公斤(现代亩)。这是什么概念?
对比今天(2023年中国): 平均亩产约400-500公斤! 战国亩产仅为今天的6%-10%! 种一亩地,收成不到今天的十分之一!
另外看看耕地面积。按照理论,一个国家的耕地面积占这个国家国土面积10%-15%不过分吧?那么魏国的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是多少呢?
魏国的国土面积大概是15万平方公里,合计22500万亩。理论上可耕地约2250万亩(现代亩),但实际开垦仅300-400万亩!(许倬云,杨宽等综合测算)
理论耕地面积不足,其实可以换一个说法:粮食产量增长空间潜力巨大。这份PPT如果是我来操刀的话,不是我想吹牛,我其实是属于工业党里面的保守派代表,1亿启动启动资金是下限;2亿是我有所保留;3亿是我坚持真理;4亿以上才是我实力初步呈现。但无论PPT写得再好,也得有实现的空间。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理论空间2250万亩,实际只开发了300-400万亩呢?敬请期待下一章:《铁锄头,战国的玛莎拉蒂》
注:本号目前致力于战国故事,格史言金。
本合集为大故事小道理,为短篇半独立的战国故事。致力于帮助压力大,难以入睡;上厕所没事干;又或者帮女朋友排队时候无聊使用。容易看到一半入睡,请注意保护自身财务。
如果希望专业论证,严谨的数据分析,更多的案例分享,请移步公众号“格史穷理”战国专题:战国小故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