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考发榜,“状元”大丰收!

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试(DSE)今日(16日)发榜,考评局已于昨日(15日)率先公布,本届文凭试共诞生16名状元,创历届新高,其中一名男考生更在8科考获5**,成为“终极状元”。另外,今年约5.5万名考生中,逾4.2万是日校考生,当中逾1.6万人考获入8间资助大学的最低要求。 

500

据了解,中国妇女会中学的“终极状元”,名为王海博。其选修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延伸部分(M2),另自修经济。校方指,王海博为人虚怀若谷,笃学不倦,以“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态度对待学习,课堂上专注凝神,课后勤思好问。即使已掌握知识,仍会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此外他主动挑战自修经济科,凭极强的自律性和钻研精神取得佳绩,表现了超凡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500

▲香港中国妇女会中学8科5星星男状元 - 王海博。

500

▲圣保罗男女中学有5位佳绩学生受访。左起:榜眼黎芷榣、超级状元龚炘朗、超级状元黄嘉扬、超级状元郑曣载、榜眼林柏熹。

500

▲皇仁书院7科5**超级状元濮恺俊。

500

▲皇仁书院6科5**状元杨怀堃。

500

▲协恩中学在中学文凭试取得6科5**的状元何韦莹。

翻查数据,今年状元数目历届最多,考评局评核发展主管蔡筱坤表示,有16个状元是她“没有预见的”,今年“多了考生取得好成绩”,她估计,原因是优化核心科目后,即通识科改为公民及社会发展科后,学生能“释出多些时间,让他们修读其他科目”。 

考评局总监(公开考试)麦劲生对成绩表示欣慰,他认为,“‘叻’的同学几时都有”,考生的表现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学习方式、临场发挥等,“今年我们看到有同学做得好”,有相当数量的状元是“一个考试常有的情况”,所以“不会觉得好惊奇”。 

逾1.6万人达大学入学门槛 

成绩方面,今年有42795名日校考生,来自416间日校,逾9成报考4个核心科目,以及2至3个选修科目。考评局指,考生的整体成绩平稳,16393名日校考生有“332A33”成绩,达8间资助大学普遍入学要求,较去年增加764人,占日校考生人数38.5%,比例较去年微增0.1%,以1.3万个联招资助学额计算,即每约1.2人争一个学位。   

魏向东表示,整体而言,满意今年考生表现,形容今年“大学收生大丰收”。他又指,今年的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疫情及“一些事件的干扰”,反映他们的“韧性(Resilience)”以及学校在疫情期间及后续教学的安排“由考试结果来看,都是做得好好”。 

最年轻考生10岁

至于考生人数,魏向东表示,今年有45478名日校考生,以及10303名自修生,共55781名考生应考今年的文凭试,较去年增加约一成,其中约97%有应考。另外,今年共有两名年长考生,分别为71岁及66岁,其中一人为日校考生另一为自修生;而最年轻的考生为10岁,应考数学核心科目及数学延伸部分M2。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