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课旷学达半年之久要开除也可以,但不应该揭个人隐私

一个女学生旷学旷课半年之久如要处理,乃至开除,联系不上需要公示,这本身也算合情合理。但我个人认为校方完全不用提及个人隐私的缘由,只需提旷学旷课半年达到处理条件拟开除公示处理即可。

在现实生活中,哪怕是有人被抓到实施了卖淫嫖娼或者聚众淫乱罪这类犯罪,媒体也不会向全社会通报公布全名及清晰面部照片,也要尊重犯罪分子的隐私权。2023年杭州政务公开的“6名男子聚众淫乱案”,公布了姓名和行为细节,但无照片。而报道侦查审判阶段的刑事案件时,若报道犯罪嫌疑人,为避免过早“贴标签”,影响公正司法,嫌疑人的面部照片或真名通常不轻易公开。

21岁的年轻女学生违反公序良俗,是违反道德,但是毕竟没有犯法,却面临了比犯罪分子更加轻易的隐私公开,面临严酷的“社会性死亡”的风险。对违反道德的人处理比违法犯罪者还要严重,这是明显的标准错乱。她本人是被揭露个人隐私的受害者,严肃处理乌克兰“垃圾”才合理。

要确保不丢国格,应该努力的方向是对侮辱国家和国民的人施加有力度的惩戒,让那些人渣学会怎么做个人,而不是把隐私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的受害者处理了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