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韵大厦风云:八万商会隐秘运作与民警涉7套房产调查

500

      2025年7月1日,《大湾区时报》一篇题为《深圳一团伙暗设连环「陷阱」 抢占海韵大厦和王牌酒店总资产超 20 亿元》的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受访者吴长阳至今仍在病痛中执着维权。他坦言,长期的身心双重折磨已让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只能依靠药物维系生命。因粤海街道派出所前教导员陈继贤等人涉嫌造谣与诬告陷害,让吴长阳及其家族成员近年屡遭造谣中伤,甚至面临死亡威胁,这段惨痛的经历给整个家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随着记者追踪调查发现,陈继贤名下有7套房产,涉嫌隐瞒巨额财产、财产来源不明等问题。此外,范某鹏团伙抢占海韵大厦和王牌酒店一事背后,陆丰市八万商会逐渐浮出水面,其运作模式及关联关系仍笼罩着重重迷雾。

500

范某鹏是八万商会创会会长、荣誉会长。

500

八万商会会长范某海(中)及商会工作人员。

非法敛财的伪装:涉事商会的运作

      据记者掌握的信息,陆丰市八万商会以范某鹏故乡——广东省陆丰市八万镇地名命名,成立于2011年。范某鹏身为该商会创会会长,现为荣誉会长。吴长阳多次向商会捐赠以支持公益事业,而范某鹏、范某海叔侄却常利用八万商会的集资款,在公开场合为自己及范氏家族「刷存在感」。吴长阳每次捐赠均有参与,但活动现场及媒体报道中,主角始终是范某鹏、范某海二人;他们还频频在陆丰市相关政府行政大楼内,与多位当地领导合影并对外宣传。

      调查发现,看似光鲜的八万商会背后暗藏诸多疑点。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该商会未进行任何注册登记,却在深圳设立了观澜、龙华、龙岗三个分会。以范某鹏为首的团伙长期把持商会运作,不仅强制收取 2 万元入会费、频繁号召企业大额捐款以非法敛财,更利用与政府活动的关联及官员合影,刻意包装商会的「官方形象」,误导公众认知。

      「该团伙公然为未经注册登记的非法组织私刻公章,并在借款合同、放贷协议等重要文件中频繁使用,视法律为无物。通过这种手段,他们肆意转嫁风险,完全无视借款人权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吴长阳称,「若八万商会是合法组织,这么多年来通过商会募集的善款、项目收益及高利贷分红理应公示,而非去向成谜。」

500

范某鹏儿子范某财(右)和他的劳斯莱斯。

500

范某鹏团伙加长版悍马、林肯及法拉利豪车。

      值得关注的是,范某鹏团伙名下持有超百万平方米物业资产,拥有多辆豪华车辆,团伙成员还在百家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然而,作为团伙核心的范某鹏,其真实身份背景却极为隐秘,外界知之甚少。

      经查询,陆丰市八万商会过往活动信息仍有部分留存于网络。曾有一篇题为《深圳观澜有个陆丰八万商会》的文章对其进行介绍,目前原文已无法检索,但网络存档内容揭示了诸多细节:文章曾实名提及,八万商会会长范某鹏以商会名义,在媒体上公然打着「快而活」的旗号大肆宣传集资,吸引社会公众投入资金。文中还举例称,八万商会的某个集资项目仅一年便产生 900 万元「高回报收益」,其中商会直接截留 270 万元作为利润。

      就在人们对如此之高的手续费暗自咋舌时,文章画风骤变,转而描述范某鹏在宣传中如何「凭一己之力」为商会会员「摆平」纠纷,并特意提到「有两位会员为表感谢,主动向商会捐献 50 万元活动经费」等内容,以此高调宣扬八万商会既是「能挣钱」的平台,又有范某鹏这位「大哥」撑腰、可保会员不受欺负的「同乡会」形象。这些内容也曾通过该商会的微信公众号「汕尾市民网」(现更名为「善美大小事」)发布。

      该商会此前曾多次因涉嫌非法经营、非法组织、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遭举报和投诉,却在后续运作中蹊跷地从「非法组织」挂靠至陆丰市工商业联合会名下,实现「非法组织——官方挂靠」的「华丽转身」,其转型轨迹充满疑点。

暴利链条的真相:地下钱庄的掠夺

      以范某鹏、范某海为首的利益团伙,依托八万商会平台,身披慈善外衣,实则行资本掠夺之实,仅现金放贷一项,累计规模就已高达数亿元(不含八万商会会长和成员的转账放贷)。据已掌握的证据显示,这些成箱堆砌的数亿元现金高利贷,实则与范某鹏、范某海等人利用八万商会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及商会会员实施的非法集资紧密关联。

      调查发现,八万商会会员中不少人涉足教育领域及市政工程相关行业。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透露,商会中曾有会员因经营的学校被征地获得大额补偿金后,专门找范某鹏「打理」资金——只因范某鹏深谙「借花献佛」之道,能实现所谓「钱生钱」,便赢得了众人信任。

      八万商会内部暗藏隐秘的借贷与放贷业务。范某鹏、范某海牢牢把持商会话语权,实则是这个地下钱庄的「大掌柜」与「少东家」:他们常以2.5%-3%的高额月息为诱饵,吸引大量会员将资金存入商会平台;随后又以「无抵押、无担保,签下空白借条即可立即放款」为幌子,向社会上有资金需求的不特定人群发放高利贷,从中赚取巨额息差。范某鹏曾坦言:「对外放贷的资金来源于八万商会,承诺壹分半利息。」

      范某鹏、范某海最终利用向社会及八万商会非法集资的资金转贷牟利,并以二人指定人员的名义,对借款人实施以物抵债的行为。八万商会参与该行为的成员,均涉嫌违法。

      更甚者,范某鹏、范某海团伙惯于通过高利贷故意制造借款人的资金链危机。即便借款人按时支付高额利息,二人也会处心积虑地设置短期难以完成的巨额违约责任,其真实目的便是强迫借款人以物抵债,甚至通过威逼利诱,迫使对方签订《物业转让合同》《股权交易协议》等文件,从而以极低价格侵吞借款人价值不菲的物业。为掩盖这种非法侵占行为,他们还滥用诉讼、仲裁等司法程序,企图将非法所得披上「合法化」外衣。范景海曾以保证人身份参与一笔 6000 万元借款,八万商会则作为见证方,而该商会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公章涉嫌伪造。

500

金悦大厦所有权属范某鹏、郑某娟夫妇。

500

金悦大厦13楼顶层是范某鹏曾经办公的地方。

      知情人透露,与该团伙密切往来的两人中,一人离奇失踪,另一人于 2022 年 3 月在深圳观澜高档小区坠楼身亡。坠楼女子夫家与范某鹏家族经济往来频繁,其亲属还是范氏家族「地下钱庄」金悦大厦 11 楼的租户。范某鹏曾借助该女子家人关系,促成多个政府机关租用金悦大厦写字楼。

      吴长阳证实,范某鹏、范某海团伙名下的违法建筑包括金悦大厦、万海盛公寓、华富鹏工业园、众创港产业园、泰莱雅苑、大布名居、景天大厦、大和雅苑等多处,违建面积约上百万平方米,均由范某鹏、范景海实际控制。这还不包括他们在广东省陆丰市八万镇的多处占地。

      其中,泰莱雅苑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武馆村,距离龙华区政府不到两公里。「整个山头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耸的违法建筑群。」范某鹏律师廖飞跃感叹当初泰莱雅苑推山建楼的壮观场景。

      其律师表示,范某鹏住在泰莱雅苑某栋顶层,但其他楼层不对外出租及售卖。坊间传,其他楼层是范某鹏送给官员的。廖飞跃透露:「范某鹏差点出事,现在不敢弄了,怕出事啊。」记者获悉,2025年2月1日,范某鹏的陆丰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资格、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已终止。

500

范某鹏相关职务已被终止。

      知情人士称,金悦大厦位于龙华区观澜,系龙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地方,13 楼是范某鹏私人会所,平日不对外开放,内藏秘密钱庄与集资而来的巨额现金,每次放贷金额达数千万乃至上亿元。深圳市龙华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戴佛锦多次见证现金放款。结合范某鹏作为原告的(2021)粤 0309 民初 1309 号、(2022) 粤 03 民终 9972 号案件材料及判决书显示,范某鹏向法院提供的信息称,其实际控制的深圳市金富鹏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金富鹏公司)合法月收入仅数十万元,但仅就其与一名被告之间的现金高利贷往来,便存在多次数千万元的资金流动,这使得范某鹏等人借款本金的合法来源极具可疑性。另经审理查明,金富鹏公司及其相关人员常年从事物业管理、民间借贷等业务。

      吴长阳称,这正是范某鹏、范某海的「精明」之处:他们先用集资款行所谓「善事」,继而大肆宣传自身及八万商会;随后又利用八万商会非法集资的资金牟取巨额利益,最终将借款人的财产据为己有。这种「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操作,通过鲜明对比,让范某鹏、范某海既显得「精明」又透着「幸运」,而向他们借款的人却被反衬得格外「愚蠢」。更令人费解的是,范某鹏团伙总能遇到这些「愚蠢」的借款人 —— 他们要么以极不合理的价格,要么在实际未收到款项的情况下,将价值不菲的资产「送」至范某鹏、范某海指定的人名下。

      范某鹏、范某海的代理律师廖飞跃曾向吴长阳家人坦言:「他们(范某鹏、范某海)做放高利贷这门生意,动机本就不纯。某鹏他们图的是别人的房产和车子,这和一般放贷不一样,一旦对方还不上款,就用物业来抵。」种种证据足以证实,范某鹏、范某海从一开始采用无抵押、无担保、签下空白借条即可放款的借贷模式,其目的就是非法占有借款人的资产。

利益纠葛的背后:借贷构陷的内幕

      吴长阳表示:「我与陈某贤是多年好友。我过去事业顺遂时,陈某贤没少沾我的光。他曾提出希望我支持他的副业,我念及多年情谊,从 2007 年起便一直予以扶持,这些事熟悉我们的人都清楚。后来我需要资金周转,以陈某贤为代表的家族也提供了支持,但由于陈某贤夫妇的工作性质特殊,他要求我以现金形式向其支付利息。我们原本关系很好,可自从我落魄后,陈某贤与妻子张祥娣便罔顾事实:先是仗着警察身份,四处向我的亲朋好友造谣、诽谤,称我一家手握巨额资金跑路,配合范某鹏、范某海等人让我身败名裂;随后又向相关单位及我的亲友谎称自己是重情义的警察干部,称向我出借的款项并无收取利息,如今却被我『害了』,以此博取众人同情。不仅如此,陈某贤家人还以我涉嫌合同诈骗为由,通过教唆、利诱他人作虚假陈述,主观恶意制造案件,并向有关单位进行恶意举报。

      吴长阳表示,在其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后,陈某贤向法院提起诉讼,案号为(2022)粤0305民初16072号。该案中,陈某贤通过虚假陈述,把收取近百万元现金利息的事实,谎称仅收取过两个月利息,并据此追讨逾百万元利息费用。

      「我方实在无奈之下,在开庭时向法院提交了陈继贤收取近百万元现金利息的证据原件和证人信息,陈继贤在知晓上述情况后,当庭撤回了起诉。」

      吴长阳称,2025年6月中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罗思明涉嫌诈骗罪、抢劫罪一案,而陈某贤在法院虚假陈述的手段与罗思明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辙。该案堪称深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中的典型样本。

      据其反映,陈某贤、张祥娣夫妇曾分别任职于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粤海派出所,陈某贤担任教导员,张祥娣为民警。在粤海街道派出所工作期间,陈某贤利用职务之便,查询吴长阳家族成员的行踪,并向债权人散布其携巨款跑路的谣言,致使吴长阳家族成员遭遇持刀逼债、死亡威胁等状况,人身安全面临严重隐患。而身为同单位工作人员的张祥娣,曾作为粤海街道派出所户籍负责人为其弟张祥柱办理户籍手续。

      调查至此,记者带着疑问向吴长阳问道:「为什么陈继贤要冒着如此大的法律风险,向相关单位及亲友撒谎,非要将你置于死地?」

      吴长阳回应:「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我与陈某贤家族相识多年,对他们的情况颇为了解——我与陈某贤40年交情,只知晓陈某贤夫妇在深圳市南山区有两套全款房产,他们还在香港为女儿购置了一套房产,我有证人证实陈某贤夫妻至少有7套房产,具体他们夫妇在境内、境外实际有多少房产,还需要调查。除陈某贤夫妻二人外,其女儿、女婿及其他家人均为瑞士、德国或香港籍。其二,范某海曾与廖飞跃律师商议,如何既能享有海韵大厦每月数百万元的收入,又能将因该大厦引发的债务『赖掉』,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范某海即便花费三五百万元代价也要将我抓进去『蹲牢』,通过刑事手段赖账。这两点结合来看,陈继贤等人涉嫌与范某鹏、范景海等人存在巨额资金往来并从中获利,如此一来,他们的行为便不难解释了。」

      「上述说法有证据支持吗?」记者追问。吴长阳答道:「有证人,也有证据。我还有证据能证明陈某贤的妻弟张祥柱涉嫌教唆他人,共同参与了以『以刑化债』的犯罪方式陷害我。但具体内容不便透露过多,以免影响相关部门办案。」

法治建设的拷问:公正裁决的期待

      这场持续多年的资产争夺与维权较量,不仅牵动着吴长阳的个人命运,更如一面透视镜,展现出涉事商会非法运作的完整脉络。该商会在未经注册登记的情况下,通过强制收取会费、号召大额捐款等方式大肆敛财,私刻公章并在重要文件中使用以转嫁风险,以「高回报」为诱饵吸纳资金后,再借助套路借贷设下陷阱侵吞他人资产,形成了一条「集资 - 放贷 - 夺产」的黑色利益链条。

      与此同时,在相关借贷纠纷中出现的构陷行为同样引人关注。有人利用公职身份散布谣言施压,教唆他人作虚假陈述来制造案件,将正常的债权关系扭曲为刑事构陷的工具,这本质上是权力与资本相互勾结,对法治底线造成了冲击。

      2021年5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圳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模式与路径,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筑牢法治根基;通过五到十年努力,率先基本建成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典范。

      记者了解到,四年来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成果显著:不仅获评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更连续 4 年蝉联「营商环境口碑最佳城市」;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对全国 100 个重点城市的评估中,深圳位列第二,凸显法治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效应。

      吴长阳表示,殷切期望相关部门秉持法治原则,全面彻查事件真相。他呼吁通过公正司法程序厘清争议,维护法律尊严,防范类似事件重演,巩固深圳法治城市建设成果。同时,他坚信国家法律终将作出公正裁决,保障合法权益。

      吴长阳表示,目前已有不少具有正义感的人士、相关机关及调查记者在持续关注范某鹏、范某海等人涉嫌侵占多人财产一案。他强调,自己所述内容及提供的证言证词均有证据支撑。

      《大湾区时报》记者将持续跟踪此案进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