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正在逼近

资本主义的三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辛迪加和托拉斯,现在中国各个行业所处的状态其实不一样。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已经开始压制消费。

工厂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都是需要卖掉的,卖不掉就变成了亏损,把所有工厂合在一起,整体看,就是生产侧。把所有工厂的员工合在一起看,就是消费侧。消费侧是用短期和长期的资金储备去购买生产侧短期内生产的产品。而消费侧的所有资金储备都是生产侧提供的。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就是资本家一直扩大生产,导致商品的产量超出了消费侧的消费能力,产品开始积压,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生产侧就会停止生产,对应部分的生产分配停止,消费减少导致消费更萎靡,走上通缩之路,通缩是社会财富大杀器。

从实际操作上来讲,抑制企业减少劳动分配的博弈者只能是政府,不管是劳动合同,裁员补偿,还是其他劳动条件的改善都需要政府强力干预才能实现。所以欧美企业把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政策作为最大的变量考虑,合规性是最高优先级。

相比较外国,中国的人力外包手段把政府监管消减于无形,大企业采购人力外包的一大原因就是要降低成本,而大量外包公司的存在,实际上使得政府监管难度直线上升,执法成本超过执法能力,执法部门的最优选择就变成了躺平。简单说,比亚迪这种巨无霸企业雇佣的人,签劳动合同,付工资,解除劳动合同,裁员的监管难易程度,肯定低于深圳某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的小公司。

但囚徒困境已经达到,大企业看似成本降低了,实际上未来生产的产品买的人更少了,生产部门每多拿走一个点的利润分配,带走的劳动岗位是数以万计的,托拉斯资本主义阶段,最缺的是消费能力,而不是生产能力。

一旦走上通缩,只有政府举债,刺激劳动力市场,提供消费能力,才能是生产流通再次走上正循环,这就是现代版本的以工代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