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广州肉粥的故事

《1986年广州肉粥的故事》

   20250713

时光回溯到1986年,彼时我正身处鄂西北那片蜿蜒起伏的山区工厂。有幸获得了参加全国技术培训班的宝贵机会,前往广州的旅程,而培训的地点,正是广东工学院(如今已更名为广工大)。

培训班里,全班四十多号人宛如来自五湖四海的星辰,汇聚于此。分别来自长江以北的各个省份,有豪爽大气的河北人、质朴厚道的河南人、憨直实在的陕西人、粗犷豪放的甘肃人、温婉细腻的江苏人,就连那遥远偏远、充满神秘色彩的新疆,也有人不辞万里而来。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充满新奇与未知的岭南大地。初次相识,大家相谈甚欢,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其乐融融的氛围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惬意。晚饭后,我和同寝室的学员到附近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瞻仰。

第一天早餐-食堂-史诗级冲突爆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校园,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进食堂。食堂里,馒头、花卷、油条、咸菜整齐地摆放着,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平常。可当大师傅从那硕大的铝盆中盛出“稀饭”时,一种异样的感觉在我心底悄然升起。我满心疑惑地端着那碗稀饭,缓缓回到饭桌,望着碗里的东西,竟迟迟不敢下嘴。再抬头一看,只见其他同学也都面露困惑,东张西望,眼神中满是不解。

我直接点破说:“这粥里咋还有骨头?!”

瞬间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来自邯郸的伙计皱着眉头,一边翻着碗底,一边小声嘟囔着:“南方人可是真勤俭啊,居然捡剩骨头熬粥?”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不满。

汉中的老弟则猛地一拍桌子,满脸愤怒地吼道:“谁敢保证这不是别人啃过剩下的?!”

兰州大哥瞪大了眼睛,满脸诧异地说道:“早就听说吃在广州,这啥都敢吃啊?”

库尔勒同学更是用筷子夹着骨头,一脸愕然地喊道:“没有见过这么吃的?把学校领导找来说说怎么回事?”

一时间,群情激愤,抗议声浪如同汹涌的潮水,直冲房顶,仿佛要把这食堂的屋顶都给掀翻。

就在局面即将失控之际,食堂大师傅操着一口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普,急匆匆出来:“靓仔们莫激动啦!这是肉粥!这是肉粥啊!比白粥高级啊!”

然而,北方同学们同仇敌忾:“你们愿意吃肉骨头你们自己吃!我们不管,我们就喝纯白粥!什么也不要加!”

食堂方面见此情形,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妥协。第二天,食堂的窗口前竖起了一块手写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纯米白粥。

北方同学们捧着那清澈见底的白粥,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道:“还是这个踏实。”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如今,南北文化包括饮食,早已在岁月的长河彼此交融。今天,早上,我悠然地坐在酒店的早茶厅里,特意点了一碗肉粥。思绪不禁飘回到了1986年的那个清晨,那场因肉粥而引发的冲突,仿佛就在眼前。我不禁微微一笑,轻轻端起碗,喝了一口肉粥,那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心中感慨万千。

THE END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