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王科兴拟分红近540亿!张雪峰:给哪国股民发…
柴油门!那个熟悉的疫苗之王科兴生物,在沉寂多年后,今天一大早又冲上了热搜。
话题不是它一年赚了多少钱,而是清仓式大分红——科兴生物拟分红近540亿!
停牌了那么多年,一出手就是分红540个小目标,这羡慕的小柴哈喇子流一地,当然,也「自豪」,这540亿中,也有小柴贡献的「三针」疫苗。
这一刻,似乎小柴身体里的三针科兴疫苗,好像又发挥作用了,那叫个浑身得劲,甚至有点直窜天灵盖。
这么劲爆的消息一出,各路网络判官、吃瓜群众,就炸锅了。有人和小柴一样,当时觉得自己是大聪明,选择了科兴疫苗。
「过去的记忆正在攻击我。我可是打了三针科兴疫苗的大聪明。当时因为是科兴还沾沾自喜」
也有人表示:「分红是其市值的 22 倍,摆明了是清仓式分红,把新冠疫苗上赚到的钱,一次全分了,国外投资者估计嘴都合不拢」
还有人则表示:身体里的科兴疫苗,能算股东吗?能参与分红吗?
自然,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后,各路网络判官、吃瓜群众,以及当年科兴疫苗的受益者,那个个都是感触良多,争相发言。
就连大网红张雪峰也坐不住了,激动地发问:这是要给哪国的股民发我们当年……的钱。
张雪峰表示,这个公司,居然是个美国上市公司,要给哪个国家的股民发我们当年。。。的钱!!!!这个钱能让他发出去么?啊????这个钱能让他发出去么?这个钱怎么可能能让他发出去?
在评论区,张雪峰和网友互动时也表示,「这个公司如果是国内上市公司,散户里面是不是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如果这个是个海外上市公司,中国股民的比例有多少?」
当然了,这是后话,分红这事是股东的事,是资本的事,谁叫咱们没有先见之明,当年借个网贷投资人家呢?
我们回到分红事件本身来看,540亿到底是什么概念?
首先来看,科兴生物股票已经停牌了长达六年,且其市值也仅为3.89亿美元,掐指一算,这次分红总额,是其市值的近20倍。
粗略算一下,要是分红落实,股东可以拿到公司股价14到19倍的现金。即每股最高可获得124美元的分红,股息率高达1917%!
可能你还没啥概念,那么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大家都知道的「宇宙行」工商银行,市值达到2.9万亿,2024年营业收入为8218.03亿元,净利润为3658.63亿元,但其2024年分红总额也才不到1100亿元!
那我们接下来再看看科兴生物的底气,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科兴生物账面现金约115亿美元。
而一把分掉近540亿,也就是75亿美元,也就是说,直接消耗掉了账面现金的80%,堪称拆家式分红。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科兴生物的赚钱能力,这样大手笔的分红,到底发生了什么?
财务数据显示,在2015年到2020年,也就是这六年,科兴生物总利润仅有2.4亿美元;
但到了2021年,其一年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45亿美元,同比暴涨757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4.6亿美元,可以说,天降横财,一年赚了几十年的钱。
然而口罩摘去,科兴生物回归本色,比如到了2022年,2022年营收暴跌92%至14.93亿美元,净利润缩水至1.14亿美元,再到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科兴生物净利润均为亏损,甚至连财报也发不出来了。
而显然,这样的大手笔分红似乎在生物医疗行业,不太合乎常理,毕竟这是一个需要大量前期研发才能跑起来的赛道,一把把账上的钱分掉80%,这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尤其当下的科兴生物,股票停牌、且陷入亏损当中,加上生物医药行业高研发投入的特性,大手笔分红,公司的现金流是否会承压?是否能保持研发上的持续性资金投入,也成了问号。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540亿分红热搜话题中,关于科兴生物一场持续了快十年的「内斗」也再次被提及。
这场内斗,我们还要将时间拉回到2013年,当年,李嘉强及其控制的强新资本持续增持科兴生物,一举成为科兴生物的第一大股东,而这家资本自此开始也成为科兴生物两位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两股势力争取的关键人物。
到了2016年,尹卫东欲启动科兴生物私有化回国上市,这得到了李嘉强及其控制资本的支持,然而,私有化计划很快就陷入僵局。这时候,李嘉强转向潘爱华阵营。
自此,科兴生物大股东两大阵营开始争锋相对,在尹卫东一方,有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维梧资本等;而在潘爱华一方,则站着上文提到的李嘉强及其控制的强新资本,以及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中信并购基金。
虽然,两大阵营的冲突逐渐升级,上演了一出出柴油们可能看到过的抢夺公章、占厂房、剪电线的离谱事件。
在这期间,尹卫东等四名原董事被扫地出门,随后的2018年,股东大会上尹卫东在内的五人卷土重来,启动了「毒丸计划」,向除潘爱华及强新资本外的股东增发新股,强行稀释对手股权。
经过长时间的缠斗,2019年2月,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科兴生物停牌。
到了2024年,潘爱华因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罪一审被判刑13年,这也意味着,潘爱华一方在在科兴生物的势力逐渐被削弱,直到今年1月,强新资本与潘爱华一方迎来转机。
即英国枢密院裁定科兴生物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毒丸计划」无效。
此后,科兴生物多名董事会成员陆续辞职,强新资本方面提名的李嘉强等四人接管董事会,李嘉强成功入主董事会并出任董事长。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远没有结束,而是进入高潮剧情,即尹卫东一方并没有闲着,即维梧资本等股东,发起多国诉讼,指控李嘉强为首的董事会「伪造文件、违规增持」,损害股东权益。
对于指控,科兴生物则回应称,公司所有普通股股东在过去七年未获得任何分红,但维梧集团已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从科兴的一家控股子公司获得了超过8亿美元的现金股息。
而各种指控的背后,就是尹卫东想在科兴生物拿回话事权,在7月9日召开的科兴生物特别股东会上,投票通过了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罢免公司现任董事,并选举由赛富提名的十位具备高度资质的董事候选人进入公司董事会。
新董事会名单包括尹卫东、赛富基金合伙人阎焱、维梧资本董事付山等。
而分红计划,就发生在这场股东会之前三天,是由强新资本方面主导,而分红的目的也似乎不难猜,即试图用支付特别股息的方式,说服股东对这相关两项提案投下反对票。
科兴生物还在公告中喊话,股东投票关系到能否如期获得补偿性股息。
对于股东会「通过」的两项提案,现任董事长李嘉强对媒体回应称,赛富基金所称的新董事会不合法。
其表示,7月9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已被休会,目的是等待安提瓜法院就维梧资本及尚珹资本所持股份的有效性作出最终裁决。
李嘉强方面强调,在安提瓜法院多项裁决的前提下,科兴控股没有也无法选举出的新董事会。由自己主导的董事会将继续治理公司。
同时执行已公布的每股55美元特别现金分红(第一阶段),目前支付代理机构已启动派发流程;将推动普通股恢复在纳斯达克交易;探索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提升流动性与股东回报。
但到了这里,这出内斗大戏还远远没有结束,后续的走向仍然是个迷……
但这场争夺战,如果再这么僵持下去,似乎不会有赢家,因为据维梧资本披露,新董事会计划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
而这样拆家式的分红,被市场认为争取股东支持的策略,也是一场消耗战。若公司现金分光,即便对手未来夺权,接手的也将只是空壳,也就是如果再内斗下去,科兴生物,终究也就成了牺牲品。
但对于这些股东、尤其大股东来说,就算科兴生物最终成了牺牲品,但依然能从近540亿的分红中,拿到大把大把的钞票。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伍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