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于2035年装备六代机!美空军司令:与解放军开战一定是疯子

摘自:今日头条@无价讲历史

“中国第六代战机将在2035年前服役,美空军或已丧失常规空中优势。”这是2025年6月《詹氏防务周刊》最新全球军力评估报告中的两句话,字数极少,却让西太平洋的战略天平悄然倾斜。美国国会研究局6月公开听证数据显示,美空军主战机队数量已降至近40年来最低,平均机龄创历史新高。

500

“空中优势”再无绝对

2025年春,在夏威夷珍珠港,美太司令部内部会议气氛压抑。最新披露数据显示,美军现役主力战机不到1000架,比冷战巅峰时的3212架骤减三分之二。太平洋战区实际部署战斗中队不足,危机时还需临时调拨。

同期,中国空军装备数量已突破2680架,且新型四、五代机占比逐年提升。手握歼-20、歼-16、歼-10C等多型现代化战机,中国空军的“快速迭代”战略,让其装备代际跃升速度远超美军。2024年底,歼-36与J-50两款六代机原型机首飞,提前五年完成既定节点,令西方情报部门措手不及。

美空军司令马克·凯利在2025年初的演讲中坦言,传统空中优势已被逐步侵蚀,“与中国开战是疯子才会做的事”。这一表态很快成为全球安全舆论的焦点。美国国会预算局最新审查数据显示,F-22、F-35机队维护费用不断攀升,NGAD六代机项目因成本和技术瓶颈被迫暂停。波音新中标的F-47项目,尚未走出设计环节,量产遥遥无期。

美国空军“优势”失速,既有装备数量和性能的衰退,也有预算内耗和供应链风险的多重夹击。2025年6月,台积电芯片交货周期因地缘风险延长至18个月,F-35关键部件多次因缺货导致机队地面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中国航空工业则凭借本土材料和3D打印技术,完成关键部件国产化,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持续提升。

六代机加速“军备竞速”

2024年12月,社交媒体上流出歼-36原型机夜间试飞画面,划破夜空的尾焰成为全球航空迷热议话题。央视公开报道则进一步证实,歼-36和J-50两款六代机原型实现同步首飞。相关公开数据显示,J-50作战半径可达2200公里,具备2马赫以上超音速巡航能力,且已完成电磁弹射适配测试,为中国未来航母舰载机换代奠定基础。

中国六代机研发秉持“多领域融合”理念,整合激光武器、AI空战系统、变循环发动机和蜂群无人机协同能力。公开资料显示,成都航发新一代变循环发动机推力超过43000磅,性能直追美军F-135最新型号。电科集团“天穹”雷达可同时跟踪2.5万个目标,配合微波武器具备区域无人机反制能力。

与之对比,美国NGAD项目十年投入超350亿美元,却因成本过高和技术路线摇摆不定屡次停滞。2025年第一季度,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签署NGAD暂停令,理由是“负担不起且前景不明”。F-22机队平均机龄达30年,F-15部分机型仍靠Windows XP系统维持航电。F-35 TR-3升级计划连续拖延,导致300余架新机积压工厂。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6月发布报告直言,美军已陷入“追赶式创新”死循环。中国六代机研发周期较美国缩短近40%,单机成本控制在1.5亿美元左右,而NGAD估算单价已逼近3.5亿美元。更具讽刺意味的是,2025年春F-47新机亮相白宫时,航空专家发现其气动布局与中国三年前的风洞实验模型极为相似。

材料、芯片、AI与全球供应链

六代机的比拼早已超越单机性能,演变为材料、芯片、AI、生产效率等多维体系能力的较量。2024年底,中国宣布对美实施镓金属出口管制,F-35氮化镓雷达升级计划被迫搁浅。美军转用砷化镓芯片,性能大幅缩水,致使隐身能力和探测能力整体下降。同期,中国包头钢铁的稀土永磁材料,使电机效率提升40%,宝钢3D打印航空构件成本下降60%,彻底打破美方钛合金垄断。

人工智能成为空战新变量。西安飞控研究院“神工”AI空战系统已迭代至4.0版,在模拟对抗中创造108:0击杀比的纪录。AI赋能下,六代机可以指挥蜂群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实现“空中母舰”功能。美国空军期待通过控制1000架CCA(协同战斗无人机)实施饱和攻击,但中国“天穹”系统单台雷达即能追踪全部目标,配合微波武器形成区域熔毁屏障。

2025年春,埃及、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密集采购中国J-31及红旗-9BE防空系统,打造“中式防空穹顶”。以色列空军实测数据显示,F-35在该体系下生存率骤降70%。美军在全球多地的空中隐身优势,被中国体系化雷达与防空武器系统有效削弱。

中美供应链分裂加剧,F-35、F-47等美军主力机型78%芯片依赖台积电。台海地缘风险推高交付周期,美军战备水平面临长期下滑隐患。相对而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关键芯片自主可控,批量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舰载机、航母与全球战略纵深

2025年6月,中国第四艘国产航母正式开建,预计2035年形成6艘航母战斗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福建舰单日电磁弹射37架次,刷新全球纪录,而美国福特号同类指标长期徘徊在25架次。J-50舰载机以2200公里作战半径,覆盖关岛以西全部海域,为中国远洋作战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美军航母作战群在西太平洋面临巨大挑战。六代机与新型舰载机的批量列装,使中国具备跨域打击和反介入能力。2025年初,美军在内华达州训练基地因F-35发动机吸入沙粒大规模停飞,而中国西北试飞中心J-50夜间试飞稳定高效。

全球防务格局正因中国装备升级而发生深层变化。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英国《简氏防务》多项评估显示,中国不仅在数量上实现追平,更在体系效能、作战理念、后勤保障等关键环节获得突破。

战略认知的临界点

2025年6月,美太前司令哈里斯那句“与拥有六代机的解放军开战,一定是疯子”依然在华盛顿回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全球空中力量格局剧烈变化的现实写照。

中国六代机的提前首飞和体系突破,正重塑亚太安全生态。西方传统空中优势不复存在,技术、材料、AI和体系能力的全方位竞争,已成为新常态。美军旧有的“技术代差”红利逐步耗尽,未来更需投入颠覆式创新和全产业链重塑。

参考资料:美高官:中国研发六代机起码20年后,有关键缺陷,绝对没低估中国

2025-01-02 18:55·东方点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