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混频调制技术柔性交流互联工程在珠海正式投产
大湾区经济网珠海7月11日讯(编辑 张琼)近日,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在横琴正式投产。
该工程成功将紧凑化经济型多端口柔性互联装备应用于中压配电网,是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聚焦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区域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导下,由南方电网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联合粤澳科研团队共同研发、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落地实施的推动粤澳科研合作的最新成果。
工程助力区域“降本增效”
据介绍,该工程通过南方电网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自主研发紧凑化经济型多端口柔性互联装备的应用,将区域供电能力提升30%的同时,工程占地面积还缩减了30%,破解了城市高负荷密集区配网面临的供电走廊紧缺、电网容量提升受限、网络损耗亟待优化等难题,为新型电力系统柔性配电网建设树立了全新技术标杆。
据了解,该工程作用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科学城和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源站,这里的企业往往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持续性和高效性有着极高要求,通过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口柔性互联装备的应用,实现了区域内的20千伏配电线路之间互相调剂负荷功能,效能较常规技术高出三成。
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在对装备开展巡视维护工作
“这意味着不仅是降低了电网接线成本,还能缩减配套工程的占地面积。”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智慧驭电平台负责人陈勇介绍,以上述的区域网架为例,往常提升区域供电能力的解决方式,需要配套新建一座容量3000千伏安、占地面积130平方米的配电房,而这次应用了紧凑化经济型多端口柔性互联装备的配电房,只使用了1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提升区域内电能质量的效果,实现“降本增效”。
也就是说,工程的投运不仅为区域内“四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更高效、更可靠的动力,还为“四新”产业节省了开支、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效助力合作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装置破解各种供电难题
“这个紧凑化多端口柔性互联装置,能够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互联生态,还能有效破解城市配电网各种复杂场景下供电难题。比如,面对全电缆型配电网普遍存在的无功过剩、电压偏高问题,装置可实现线路电压动态精准调控,这是城市配网典型场景的‘数字化升级方案’。”
参与项目的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机与电脑工程专业硕士生朱江舸介绍道,“项目在横琴的成功落地,也让我们对相同技术在澳门这样的高负荷密度城市电网中应用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实验成果由粤澳合作研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未来,我们将在合作区商事服务局、民生事务局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发挥共享实验室作为澳门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平台作用,推动更多能源电力技术实现横琴研发、湾区制造、澳门出品、全球应用。”陈勇说。
转自 珠海供电局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珠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