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交付需等一年以上的车,都有谁?

500

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全文3737字,阅读时间16分钟

预定一辆车,你希望多久能提到车呢?

一般人的想法肯定是越快越好,最好当天就能开上。在“期货车”盛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显然不太可能。我们咨询了上百位消费者,很多人都表达了“3个月是极限”的观点。

只能说,这些人近几年是开不上小米的车了。因为即便是一年多前上市的小米SU7,现在最快提车也得33周,也就是8个月。而近期上市的小米YU7,标准版更是要等上一年又两个月。

小米YU7只用了3分钟就已封神,这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中,都是罕见的。但与此同时,漫长的交付的周期,也引发了网友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吐槽,甚至已经有一拨人联名要退定金了。

500

图/小米YU7 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事实上,在汽车行业中,交付周期漫长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半年到一年,甚至个别车,车主的等待时间竟长达3年……这些车型或因高端品牌定位、独特性能,或凭借舒适驾乘体验等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成为市场爆款。

只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等上一年真的值得吗?一年之后,心心念念的车还能满足下订时的需求吗?

1. 让消费者甘愿等上一年的车

小米YU7彻底火了,但随后长达一年的交付时间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YU7标准版锁定订单后最快58-61周交付,也就是说,小米Y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最长需要一年两个月的时间。

YU7 Pro和YU7 Max的锁单交付时间,尽管比YU7标准版的时间要短,但也分别达到了52-55周和41-44周,基本上也都需要在一年左右。

500

图/小米YU7交付周期(波动)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这也不怪网友吐槽“提车之后,购置税都执行新的政策了。”

其实不光是刚刚上市的小米YU7,就连已经上市了一年多时间的小米SU7,也仍需要等待超过半年时间。

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SU7标准版、SU7 Pro版和SU7 Max版锁定订单后最快交付时间分别为38-41周、35-38周和33-36周。

500

图/小米SU7交付周期(波动)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消费者满怀期待下订爱车,却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不免会让人心生不悦。但事实上,让消费者等待一年半载的车并非只有小米汽车。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预订兰博基尼顶级车型Revuelto的顾客,需耐心等待两年多,即到2027年才能提车,也就是2027年。而作为兰博基尼的主力车型的Urus,订单也已经排至2026年。

500

图/兰博基尼Revuelto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同为豪车阵营的保时捷Panamera,作为资深的豪华跑车代表,从订车到提车向来保持着半年左右的周期。

500

图/保时捷Panamera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除此之外,另一豪车典范劳斯莱斯旗下的劳斯莱斯Spectre闪灵车主,在经过了漫长的十几个月等待之后,或许也终将迎来“收获期”。

作为劳斯莱斯的首款纯电轿车,Spectre系纯手工打造,产能有限,再加上订单量的增长,便出现了整个交付周期有所拉长的情况。此前,劳斯莱斯CEO Torsten Müller-Ötvös表示,现在(2023年)预定Spectre,要在2025年才能拿到车。

或许也是因为等待时间太久,知名车评人陈震在一个多月前提了辆二手劳斯莱斯闪灵。

500

图/劳斯莱斯Spectre闪灵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在MPV领域,也有一些现象级车型出现过交付时间较长的情况。以丰田的埃尔法、威尔法以及塞纳为例,2023年,即便在日本本土,新款丰田埃尔法和威尔法下单后提车的等待时间可能不是3个月或者6个月,而是长达3年。在国内,如果找到平行进口商,的确不需要那么长的等待时间,但却需要加价25万元才能提到现车。

500

图/丰田埃尔法--威尔法--塞纳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有没有一款和小米YU7价位接近,也深受消费者喜爱,愿意等待半年以上呢?有,3年前的特斯拉model Y,部分车型交付时间达到了24周。而现在,它的交付时间仅为1-3周。

500

图/特斯拉Model Y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2. 这些车为什么会姗姗来迟?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尽管这些“迟迟未交付”的车型分属不同品牌、定价区间差异显著,甚至动力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存在一个最根本的共通点——均为细分市场的爆款车型。

这些车型要么凭借高端的品牌形象,要么依靠突出的性价比等优势,在同级别车型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最终成为“一价难求”的热门选择。

小米YU7自发布以来热度飙升,成为“无法容忍平庸的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双肩扛着责任,内心仍有远方的人”的心仪之选;

500

图/小米YU7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兰博基尼Revuelto作为顶级跑车,凭借卓越的动力参数与独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在超跑爱好者中备受追捧;

丰田埃尔法则在MPV领域以舒适的驾乘体验和品牌影响力,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标杆车型。

除了车型本身热度高之外,供应链韧性不足与生产制造周期等客观限制,也是导致交付延迟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芯片产地遭遇疫情封锁,使得车规级芯片供应大幅减少,而芯片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其短缺直接影响了整车的生产进度。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交付时间还受到动力电池的影响。

以小米SU7为例,2024年5月之前,其标准版搭载的是比亚迪旗下弗迪工厂提供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然而受电芯产能不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小米S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大幅延长。

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24年5月25日起,小米增加了标准版的电池供应商,引入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此后,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小米SU7标准版开始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得益于宁德时代较强的产能保障能力,小米SU7的交付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当然,小米汽车的交付慢,主要还是受当前的产能规模影响。其亦庄工厂产能极限是30万辆,二期工厂刚刚竣工,规划产能是15万辆。即便是开足马力,今年的交付量也不会超过40万辆。要知道,小米SU7还有超过14万辆订单未交付,而小米YU7开售18小时的锁单量已超过24万辆。

500

图/小米YU7锁单突破24万台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简直就是“幸福的烦恼”。除此之外,像劳斯莱斯Spectre这一类的手工定制车型,其本身就存在着生产周期较长的客观问题,再加上生产制造环节存在的诸多局限,比如当新车型投产初期,生产线需要进行大量工艺调试工作,工人对新生产工艺的熟练度也需要逐步提升,这些问题都会进一步导致产能爬坡缓慢。

如果说上述问题对交付时间的影响是可预期的,那么基于社交媒体上的热议或者明星效应等突发因素带来的订单脉冲式增长,则会造成车企对市场需求预测的失误,从而也使得交付延迟。

3. 等上一年,真的值得吗?

在当下汽车市场,新车的发布节奏和频率甚至已经超过了手机市场,一周内多达十数款的新车陆续上市。在这一大背景下,为了一款车,等上一年,真的值得吗?

近日,在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小米之家,一位正在排队等候试驾的年轻人告诉我们,父母名下都有指标,现在家里开的两辆车也均为油车,但由于自己和妈妈对小米品牌的喜欢,以及小米YU7的颜值,再加上自己刚刚毕业这个时间点,就打算置换其中一辆。

500

图/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小米之家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因为不着急用车,所以即便等候的时间长,我们也还是选择来门店试驾,然后下单。”

和上述年轻人一样,对品牌的热爱,成为不少消费者甘愿等候半年、甚至一年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小米,其在进入车圈之前,已经在智能手机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粉丝,而这些粉丝随着小米的发展一起成长,俨然到了具有一定购买力的年纪。

拥有两辆油车的崔先生,同时也是小米的粉丝,“从手机到智能家居,我家几乎全是小米的产品。小米SU7上市的时候,我就想下订的,但是由于我身材比较高大,试驾时略显蜗居。现在,终于等到了小米YU7上市,所以,即便要等上一年,我也得下单。”

500

图/小米SU7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所以说,愿意等的消费者除了情怀外,还得“不差车”。

当然,情绪价值也是消费者购买这类“期货车”的原因之一。网络上流传一句话,没人可以同时拥有库里南和自卑,而库里南从订车到提车也需要一年时间。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小米YU7或许更为现实。朋友圈里,一些凭借手速成为首批车主的好友,毫无疑问是当晚的“流量明星”。

与看中情绪价值不同,曹先生在选车时,更为理性。“我其实没有说非要购买小米YU7,但小米金融的一些政策挺划算,而且等车的时间长,我还能再攒攒车钱,压力更小。”

曹先生直言,“我看很多人提到什么冲动消费,回头冷静下来5000块钱定金就没了?其实不然,现在各大品牌都在‘抢消费者’,已经有不少品牌明确表示愿意为消费者这5000元买单,所以怎么着都不亏。”

曹先生进一步补充道,如果非要说小米汽车和其他车企的优势,那可能就是“不降价”。

的确,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有消费者开始忽视二手车价值,但市场保值率依旧是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时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主要纯电动车保值率榜单中,小米SU7一年车龄保值率达到88.7%,排在榜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价格战火热的当下,小米SU7上市一年多,没有降价。较高的保值率意味着消费者在未来换车时能够减少损失,从长期来看,增加了车辆的性价比。

500

图/主要纯电动车型保值率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拿到新车之后,收获喜悦。

前段时间,关于小米SU7实车与宣传不符的相关新闻屡见不鲜,“等了半年,才开了一个月就出现前杠大灯处鼓包”“虚假宣传”“太失望了”等声音,在社交平台的此起彼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值得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现在买车,越来越像买手机——硬件刚到手,软件就可能迭代好几轮。这就是“软件定义硬件”的时代,车子的好坏,也越来越看软件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订的车得等一年。这一年里,车企的软件团队可没闲着,新功能、新体验已经迭代了一次又一次。因此,当你终于开上等了一年的车时,极有可能出现使用的是老硬件配置,这就会出现“老硬件跟不上新软件的‘胃口’,到手时可能连最新的功能都用不了”的现象。

所以,现在买车不光看当下配置,还得想到:等车的这段时间,它能不能跟得上软件升级的节奏?不然,等来的可能是一辆刚落地就落伍的车。

如此来看,在汽车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消费者在面对热门车型漫长的等待周期时,需要综合考虑品牌、技术、社交需求、使用体验、保值率等多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