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币政策下,扩投资和扩消费都将失败
昨天在观察者网看到一篇文章,《余永定和金刻羽,你更支持谁的观点?》。它说的是一位叫刘胜军的上海经济学家,评论余永定的“扩投资方法”和金刻羽的“扩消费方法”,谁能更好地解决当前的经济难题。最后,这位刘胜军的意思是,他支持金刻羽,赞成政府发放10万亿消费券去扩大消费。
我的观点是,这三位经济学家,可能都是错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所以提出的解决办法都浮在表面,可以暂时止渴,但是会中毒,加重经济问题。
请大家记住一点,在经济增速下滑周期里,凡是要求“撒币”扩大投资,或者刺激消费的,同时又不对分配制度(也就是经济模式)进行深刻调整的,基本都会失败。
因为,钱不是财富。撒币不会使经济有真实财富的增长。但是,撒币可以加快流动性,使经济循环加速。
那么,真实的财富数量不变,而经济循环加快,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原有分配规则的效果被放大。
由于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依据是“资本”,一旦有贫富分化就是资方富有,非资方贫困,所以经济循环加快的结果就是——财富加速往资方单边聚集,造成贫富分化加剧的状况。
1、贫富分化加剧后,投资不会有好的收益,因为消费者的消费力下滑。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无法收回成本,导致债务激增,引起金融风险。这就是在经济增速下滑周期,借债投资的不良结局。越投资,越危险。
2、贫富分化加剧,也使得撒币刺激消费成为自欺欺人的短期手段和饮鸩止渴的自毁方法。每一次刺激消费,都会使消费短期繁荣,长期恶化,表现为进一退二,震荡下行。撒币越多,刺激的效果会越差。
因为市场经济是“逐利经济”,物价上涨永远比老百姓的货币增收幅度大,所以才有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
哪怕在某些行业有恶性价格战,商品价格较低,但是人们的生活负担并不会减轻。原因就是,教育、医疗、住房、食品等必需品领域的开支会变得越来越重,并且“价格战行业”会有严重的减薪裁员问题,导致消费低迷和失业增加,使整个社会的消费和就业情况越来越困难。这样一来,即便有价格战,人们的生活感受也不会变得轻松,反倒是消费降级与消费萎靡持续发展。最后撒币刺激消费逐渐低效,失效,无效。
以上这些情况,大家可以从西方国家看到对应例证。美欧日等都在撒币,扩大债务用于投资或政府支出,然后经济变好了吗?贫富分化弥合了吗?消费火爆了,还是“零元购”和抗议示威火爆了?老百姓的生活更轻松了,还是卖血,领食品救济的情况更普遍了?
然后,一个《大而美法案》还要剥夺普通百姓的福利,给资方减税,去弥补资方(富人)的收益不足。
这就是撒币救经济,实为“劫贫济富”的实况。无论它用于投资还是消费,只要经济模式不变,即分配规则不变,最后的结局都一样——引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其中的原理就是,在经济增速下滑,利润减少的阶段,坚持逐利的经济模式不变,必然引起“零和博弈”。撒币无论用于投资还是刺激消费,并不改变真实财富数量,但是却用“经济循环的加速”来加重了财富的“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之下,财富依据“资本”进行分配,后果是什么,大家都能想象得到。
参考文章: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