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制新一代潜艇情况分析
一、项目概况
2019年6月,日本潜艇制造商三菱重工召开发布会,披露了日本下一代潜艇项目的相关情况,潜艇代号为29SS,也被称为“新型3000吨级潜艇”,研发工作于平成25~28年(即2013至2016年)开展,随后日本防务省分别在2017、2018和2019年防务预算中列支760亿日元、697亿日元、698亿日元用于前三艘29SS潜艇建造,首艇预计2022年服役。
图1 29SS潜艇概念设计方案及研发进度安排
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将其潜艇部队扩大到22艘柴电和AIP潜艇,外加1艘试验艇和2艘训练艇,旨在对抗西太地区对手庞大的潜艇部队,包括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
为了实现上述扩张,2019年日本防务预算提供了资金,用于对7艘上世纪九十年代入役的“亲潮”级柴电潜艇进行升级和延寿。同时,川崎重工目前正在完成第12艘“苍龙”级潜艇的建造。“苍龙”级11和12号艇为改进型,与前10艘相比,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水下动力系统,取代斯特林AIP发动机和铅酸电池,水下高速航行能力更强。
图2 29SS设计概念图
二、日本新一代潜艇的技术分析
2019年7月5日,美国国家利益刊文对日本新一代潜艇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日本透露的各种信息,提出了29SS潜艇可能采用一系列技术。
(一)水动力设计
29SS潜艇将是锂离子电池版“苍龙”级潜艇的升级改进型,保留基本艇型及有利于改善机动性和生命力的X型艉舵。但新潜艇的艇艏更加倾斜,指挥塔缩小,并与艇体融合。水平舵也从指挥塔移动了艇体前部。这些设计调整旨在改善潜艇的水动力性能,从而减小阻力、降低噪声,提升航速和航程。29SS还将采用“浮筑地板结构”以实现减振降噪。
(二)泵喷推进
从推进系统的外形来看,29SS将采用泵喷推进器取代传统螺旋桨,使潜艇能在更高的速度下安静地航行。有消息称29SS采用的泵喷推进器将比“苍龙”级的7叶大侧斜螺旋桨噪音低20分贝。
(三)新型先进声纳
日本正在研制先进的共形声纳。29SS潜艇的艇艏声纳据称是针对识别和长距离探测功能进行了优化,并在浅水区域有更好的表现。这主要是考虑在朝鲜半岛附近的浅水区域作业需要,以应对朝鲜大量的难以被探测的小型潜艇。
29SS潜艇的舷侧水听阵将采用光纤声纳,这种声纳不仅感知声波压力,还可以感知光线的干涉效应、探测电磁辐射。29SS还将携带一个拖曳阵声纳用于长距离全向跟踪,以及一个反向搜索声纳阵列和一个宽带发射阵列。从多个声纳返回来的信息将在潜艇的新型作战系统中融合成为综合态势图像,可用于目标运动分析,并提供火力打击方案。
(四)新型鱼雷
目前为止并没有透露29SS潜艇的武器配置,但毋庸置疑的是其将拥有至少6个鱼雷发射管。
日本从2012年开始研发一型“高速度、远距离、长续航”的新型鱼雷G-RX6,作为其标准的89型鱼雷的替代型号。据推测,该新型鱼雷将采用隐身性能优异的氢氧发动机,其声纳能识别诱饵和真实目标,并能根据目标类型确定战斗部引爆时间以达到最好的毁伤效果。该鱼雷可用于浅海和深海作战,预计2030年服役。
截至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29SS潜艇将配置导弹垂直发射单元。虽然潜艇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但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实现导弹齐射,更易于穿透敌方的防空。
(五)推进系统:锂离子电池、新型柴油机及换气装置
29SS潜艇将由锂离子电池提供超大的储电量,有分析家指出该新型动力系统或许可维持潜艇潜航近10天。
29SS还是引入了多项技术以尽量减少潜艇需要靠近或浮出水面的时间,其中包括采用一个“紧凑、安静且更大功率”的换气装置,使潜艇吸入空气和发电的效率提高。日本已经在“苍龙”级潜艇上研究如何优化柴油机换气装置。尽管锂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很快,考虑到29SS潜艇规划的大电池容量,对换气装置的改进是必要的,可使充电时间不长于“苍龙”级上锂离子电池100分钟的充电时长。从技术上来说,将锂离子电池和AIP系统结合是可行的,事实上据报道日本也研究过发展燃料电池AIP(静音性和续航都优于早期版本“苍龙”级潜艇上的斯特林AIP)的可行性。但日本防务省认为研制费用过高,周期过长。
据估计29SS潜艇将采用2台大冲程的川畸12V25/31S柴油机,发电量比“苍龙”级提高25%。对于日本来说,核动力推进在技术层面是可实现的,其主要障碍是政治因素和研制成本。当前,日本还是只能部署成本更低,但性能足够强的常规潜艇。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发挥潜艇优异的隐身性能和态势感知能力,才能在西太地区与对手抗衡。
(蓝海星)
本文经授权转发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蓝海星智库”微信公众号,供参考借鉴,不代表战略学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