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为什么火?场馆+千万天然粉丝群+便宜的票价
场馆是第一位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两三万观众和两三千观众的影响力差别非常大,人浪加气浪,岂是两三千人能比?一人发一条就是两三万条视频,可以瞬间点爆网络,场馆大,大家才有机会参与其中,人气决定一切,一个奥体中心投资都是二三十亿起步,而且普及到每一个城市,就这一点,其他省份是无法复制的,很多人说,难道离开场馆就不能踢球了吗?能踢,但是火不起来的,没有人气,就没有流量,村超走不远,这也是一个原因
每个队代表的是一座城市,每个城市都是几百万人口起步,是天然的粉丝群,为城市荣誉而战,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一场球赛牵扯到两座城市,就是上千万粉丝,凑一桌两三万观众的比赛岂不是手拿把切,不缺人气,就是流量,流量意味着money,溢出的涟漪会点燃城市的每个角落
票价必须要便宜,便宜到每个人都可以随便看不成为负担,现在的人太孤独了,人都是喜欢凑热闹的,现在能凑热闹的的场合太少了,而且这种热闹是你见过最大的场面,而且是正面向上的热闹,为自己的城市加油又变成了有意义的事的加持,不火都难,苏超之前,至少80%甚至是90%以上的人没有进过自己城市的奥体中心,当把苏超变成每座城市周六周日一场人群凝聚的盛宴,苏超就能持续办下去
苏超的火,当然离不开真拼,谁敢作假呀,不出功都不行,观众既是上帝,指指点点那就是强大的舆论场,左右不了国足,中超?还左右不了你?这就接了地气,同荣辱共进退,观众和自己的球队深度捆绑,想不火都难
截至第四轮,意识最到位的无疑是徐州,最先换场地,最先换进口草皮,网友们戏称不愧是省会,太湖三傻积极跟上,接住了这波热流,南京虽然换了最大奥体,但是草皮似乎差了点,眼界还是不够,没有意识到这波泼天的富贵,最遗憾的是争夺到南哥称号的南通,不仅仅没有利用好名号,场馆也没有换成最大的场馆,意识还是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