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新变数:“铁打的”董事长突然辞职

500

文丨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000字)

500

1月27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证实了董事长李民吉辞职的消息。

公告称,李民吉辞职是因为个人原因。董事会选举产生新的董事长及新任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之前,李民吉留下的职责由行长瞿纲代为行使。

几天前曾有消息称,李民吉被带走接受调查,但没有得到华夏银行官方的证实。

李民吉2024年12月12日才被华夏银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再次选举为董事长。彼时,正经社分析师以及很多媒体就注意到,他的董事长任期已经超过监管部门要求的银行保险机构关键人员原则上必须轮岗的年限,属于超期履职。

李民吉是华夏银行成立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董事长。不过,正如正经社2024年12月发布的深度报告《这家银行:铁打的董事长流水的高管?》所注意到的那样,近8年的任期遭遇了很大挑战。

李民吉是2017年3月从北京国际信托空降华夏银行出任董事长的。他担任董事长期间,正是华夏银行董监高流动最频繁的时期,仅2021年就有10位董事和监事递交了辞呈。近8年时间里,副董事长、董事、行长、副行长、监事会主席、监事轮番离任,仅行长就换了3个。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一把手破例超期留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二是任职期间业绩非常突出,比如兴业银行前董事长高建平。李民吉显然不具备这两方面条件。相反,他掌舵期间,华夏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出现了明显下滑,而且轻资产化转型不顺,导致银行经营业绩后续增长乏力。

李民吉就任董事长后,曾试图通过强力核销和压降公司打款的方式来控制和根治华夏银行的不良率顽疾,但收效甚微,不良率依然保持上升趋势,长期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和名列9家A股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两位。

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大,固然跟它的公司贷款客户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传统制造企业,而传统制造业最近十来产能过剩导致一些制造企业偿债能力欠缺直接有关。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公司的内控风控能力严重不足。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结果显示,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华夏银行的公司治理能力得分87.46分,位列第13名;风险管控能力得分85.43分,位列最后一名。

2024年12月新一届董事会就任后,外界曾以为华夏银行的董监高团队终于可以稳定下来,但是李民吉的突然辞职,无疑又给华夏银行的董监高团队带来了新的变数。【《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