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高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网友反映,考研的过程越来越像高考。
考研高考化,也就意味着大学高中化。
很多考生表示,考研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核,更是对心理和体力的巨大考验。备考期间,考生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许多人形容自己像是回到了高中时期,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报考人数居高不下,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考生还认为考研的难度已经超过了高考,这让很多人感到疲惫和无助。
分享“安徽时评”公众号今年5月9日的一篇文章:
谁把考研变成了“高考”?
随着各高校研究生录取名单陆续公布,2024年“研招季”落下帷幕。
不论是国家线,还是各高校公布的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如往年一样,整体上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某种程度上,如今考研的激烈程度已经媲美高考了。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曾在全国“两会”上表示,研究生教育代表了国家最高的教育水平,一定要警惕考研“高考化”的趋势。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原本旨在选拔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研究生考试,如今正演变为一个类似高考的“竞技场”。梅兵所称的考研“高考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考研的基数正变得越来越大,类似高考的“全民化”特征日益凸显。
202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为1158万,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而在招生方面,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也就是说,有近3/4的学生不会被录取。在这种报录比下,研考本身的选拔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早已不再只是形容高考的特有词汇了。
另一方面,考研的氛围越来越紧张。
在许多高校,如何让更多学生考研上岸,已成为广大师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和奋斗的目标,这使得“高考化”的应试复习,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常态。
考生针对目标院校和报考专业,花高价选报考研辅导班,按照所谓的“套路”死记硬背,将猜题、掌握得分技巧等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一些名气不大的高校,新生刚入学,老师们就开始灌输考研观念,让他们把大学生活当成“高四”“高五”来过,而媒体上“全寝上岸”“全班过线”“全专业考研”的新闻时有所见,热闹程度几与“高考”无异。
考研“高考化”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早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少人将考研作为逃避就业的暂时“庇护所”。
此外,硕士学历成了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考研成了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些名气不大的高校来说,考研成绩往往还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考研率”成了对外展示办学成绩、进行招生宣传的一大“卖点”。这也助长了大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加重了考研“高考化”现象。
考研“高考化”带来的弊端正在显现。
比如,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发生严重偏移。为了应对考研,不少学生过早放弃了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只顾埋头复习考研科目,将追求应试技巧摆在第一位。
考研“高考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巨大的考试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态势,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大学生考研“上岸”,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提升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人人都适合读研,特别是对学术研究缺乏兴趣和热情的学生,“上岸”后还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
考点门口期待“上岸”的考生 陈思汗/图
那么,考研“高考化”现象应该如何破解呢?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高校转变评价机制。推动教育改革,改变目前功利化、应试化的教育导向,建立多元化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等纳入评价体系中,适当降低“考研率”在高校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高校应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学术观的教育。认真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引导他们更多关注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全社会应理性看待考研。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摒弃“唯学历用人、唯分数选拔”的做法。媒体不应过分渲染考研“战报”,以切实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链接阅读
浙江宣传:为何考研不能成为“二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