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蜜雪冰城到同程旅行,藏着中国消费增长的新故事

在资本市场,被高度简化的逻辑往往会导致情绪走向极端,进而忽视一些潜在的投资新机会。

最近几年,不少投资人对消费领域的认知是:在人口结构变化及收入预期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各领域消费公司的增长空间已明显收窄。由此,即便牛市已然到来,由众多消费核心资产构成的 “消费茅” 指数,与年初相比仍未有明显上涨。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即便整体消费增速放缓,结构性机会依然层出不穷。毕竟,蜜雪冰城、拼多多的崛起就在眼前。

除了这些消费新贵,成熟企业中也不乏高质量增长的案例。比如,刚刚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的同程旅行。

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净利润15.6亿元。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其增长质量亦极具含金量 —— 经调整净利润率16.6%,显示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程旅行年累计服务人次已达到19.9亿,同比增长7.2%。表明用户基本盘稳固。

那么,从蜜雪冰城到同程旅行,它们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产业逻辑究竟是什么?

/ 01 / 从优衣库逆势增长说起

每一次潮水的转向,都会带来产业逻辑的变化与更迭。

当GDP从20多年的高速增长滑向中速发展,企业该如何保持增长惯性?优衣库的故事,或许能给出答案。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后,本土服装行业常年负增长,而优衣库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将市场份额从不到 0.1%做到接近 15%。从1998 年至今,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股价上涨超过63倍,远远跑赢日经指数,成为全球营收和市值稳居前三的服装公司。

回顾优衣库的发展,其经营的韧性来自:不沉迷于品牌叙事,始终聚焦大众市场,瞄准质价比靶心: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实现高端材料摇粒绒面料 “自主可控” 后,优衣库将原本售价 5900 日元的摇粒绒夹克降至 2900 日元。

以后视镜的视角看,优衣库以质价比实现逆势增长的产业逻辑是日本从消费盛世走出后,用户消费观念踏入了理性回归。

类似的消费逻辑也正在国内上演,消费者对品质和实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品牌敏感度快速降低。相关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以白牌商品为基本盘的拼多多,增速远高于以品牌商品为基本盘的京东。

于是,我们看到拼多多崛起为电商新巨头,蜜雪冰城成为奶茶行业 “一哥”—— 它们都精准抓住了 “质价比” 需求的拐点。

质价比的逻辑不仅适用于实物商品也适合服务领域。例如,主打大众旅游的同程旅行一直围绕质价比布局,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针对新用户,同程旅行推出 “首乘无忧” 计划。该服务已覆盖全国 20 余个机场,通过整合机场、航司等优质资源,让用户在值机、安检、候机等环节享受到专属服务与权益。高服务质量为同程带来了大量新用户,二季度,其航空出行首乘用户规模环比增长 241%。

同程推出用户忠诚度计划 ——“黑鲸会员”,涵盖免费接送机、免费取消、VIP 休息室及医疗援助等服务。此举通过培养用户长期忠诚度,持续提升用户价值。

当旅行逐渐成为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同程旅行一方面构建汽车票、跨城巴士、公交、地铁、打车等丰富的产品体系,满足人们多样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资源与技术能力,同程旅行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选择,如中转服务、联程联运等,让人们的出行更具性价比。

基于成熟的中转业务,同程旅行创新推出 “多玩一城” 服务:根据机票、景点价格波动,在用户预算不变的情况下,为其规划更多城市的旅游体验,大幅提升用户出行性价比。

策略的有效性已得到验证 —— 同程的活跃用户规模与人均消费额(ARPU)持续双增长,其中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程旅行年累计服务人次已达到19.9亿,同比增长7.2%。客均收入贡献(ARPU)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3.8%。在竞争激烈的在线旅游市场中走出了独立增长曲线。

/ 02 / 以供带需的产业密码

对大部分基础消费品公司而言,过去的增长逻辑几乎都是需求驱动——依靠人口红利、消费升级,实现“量价齐升”,业绩自然增长。

但当人口红利消失、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单纯依赖需求端的增长模型就会遇到瓶颈。此时,依然能保持增长的企业,往往是在供给端做出差异化,既提高市场份额,甚至还能主动激发新的需求。

例如,优衣库 “质价比” 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源于 SPA 改革对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蜜雪冰城的 “质价比”,则来自用工业化逻辑重塑供应链成本 —— 它直接介入上游,自建果园、产线,降低对供应商的依赖,从而创造更大价差空间,最终实现:在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能给用户让利更多

同程旅行的质价比优势,同样来自供给端改革。

以往,旅游供给相对固化,用户体验多依赖统一的景点服务。而同程旅行通过整合酒旅、交通等供应链资源,打通旅游服务各环节,打造出更多差异化服务,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以供应链效率提升推动服务升级。例如前文提到的 “多玩一城” 服务,能让用户在预算不变甚至更低的情况下,体验更多城市的旅游服务。

二是延伸服务链条,创造新场景。比如 “旅行 + X”“航空 + X” 等服务。

在 “航空 + X” 领域,同程旅行依托 “一站式” 平台优势,先后与武汉天河机场、四川机场集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等开展广泛合作,持续推进相关产品开发,推出空巴联运、空铁联运等联运产品。

在丰富交通产品的同时,同程旅行也在拓展有吸引力的差异化旅游资源。为此,它加大了大文娱资源及相关内容的投入,成功引入草莓音乐节等热门 IP,以及明星演唱会、QQ 音乐专属资源,同时持续拓展电竞赛事等体育赛事资源。

凭借供给端改造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同程旅行的酒店、交通业务均实现了高于行业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住宿业务收入实现18.8%的同比增长,达到25.6亿元;同程旅行实现11.6%的同比增长,达到38.8亿元。

更重要的是,同程旅行正用 AI 技术赋能酒旅供应链 —— 比如通过算法优化库存与价格策略,借助智能客服提升用户转化效率。如旗下艺龙酒店科技自研的“艺龙脉搏”收益管理系统, 借助AI能力,2025年第二季度助力试点门店累计增收超5000万元。

此外,程心AI已为苏州、长白山等 20 多个国内旅游目的地搭建智慧旅游系统,在推动行业数智化的同时,也解决了诸多用户出行痛点。

例如,外国游客入境游时面临 “旅游信息获取难” 的问题,而AI行程规划智能体“DeepTrip”,能为入境游客提供更精准、实用的旅行信息。今年上半年,通过同程旅行AI预订的用户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在赋能产业的过程中,同程旅行未来也有望获得技术服务收入,进一步提升增长天花板。

回归投资视角,产业逻辑的变化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消费领域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转变。

/ 03 / 消费投资的逻辑该变变了

在中国投资消费,一直有个被奉为圭臬的信条:抓住一二线的核心客群就行,因为他们代表了最强消费力。

即便拼多多迅速崛起,不少人仍不以为然,认为它只是 “五环外” 消费降级的产物。直到更多新零售企业用亮眼的数据打破偏见,旧有认知才被彻底颠覆。

过去两年,几乎所有成功突围的消费品牌,都源自大众市场。

蜜雪冰城击败喜茶等一众高价奶茶品牌,登上中国奶茶市场榜首;零食量贩龙头 “鸣鸣很忙”,58% 的门店开在县城和乡镇;胖东来也凭借在大众市场做消费升级,成为零售行业的标杆。

它们的共同点,是抓住了被忽视的大众市场红利。

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韧性已强于一二线 ——2024 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 4.3%,城镇为 3.4%。据华创证券测算,非一二线城市的消费体量已占整个经济体的 60% 左右。

把握住大众市场红利的量贩零食(如鸣鸣很忙)和工业化奶茶(如蜜雪冰城),凭借 “质价比” 优势,为这个具备消费韧性的市场实现了消费升级,自身也迎来业绩爆发。

这一逻辑正在旅游市场重演。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出游花费同比增长 12.5%,农村居民增速更是高达 30.1%。

同程旅行正是有望分享这波旅游大众市场红利的企业之一:

一方面,同程旅行拥有庞大的大众市场用户规模,超过 87% 的用户分布在非一线市场,是在线旅游平台中对大众市场介入最深的企业。依托最广泛的大众群体,同程旅行自然更有机会占据最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重要的是,同程旅行构建的 “质价比” 优势,能精准契合大众市场用户需求。例如,通过整合酒店和票务服务降低用户出行成本,为大众用户提供高性价比服务;此外,同程旅行整合非一线城市资源,也更能推动大众旅游市场发展。

在实物消费领域,蜜雪冰城已抓住大众市场红利,成长为新消费巨头;而在服务消费领域,同程旅行无疑是最具潜力的企业之一。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