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并不是到处都有优良的“光、热、水”条件,长绒棉(海岛棉)的种植也是局限的

【本文来自《新疆棉花是一场大型的,新疆和其它省份的双向奔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棉花品种是按生长的纤维平均长度来划分的,原产印度次大陆是短绒棉,原产美洲大陆的是陆地棉,原产美洲海岛的是长绒棉(海岛棉),他们原生纤维的平均长度是:短绒棉<陆地棉<海岛棉。而原生的纤维有长有短,要获得优质纺织性能,梳理工艺是必要的,梳理出的不合规的棉短绒与产线溢出的棉绒,可被称为“落棉”,可回浆罐中再聚合用湿纺工艺成第一代化学纤维-粘胶纤维(棉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或用于生产“火棉”硝化棉(落棉生产火棉成本最低)。

明代之前的国内棉花都是短绒棉,因加捻成线强度很差,所以纺织性能较差,往往和木棉一样是作为填充料使用,陆地棉品种进来后国内就不再种植了。明代陆地棉进入中国,江南地区广有种植,而到了“隆庆开关”时,松江府是当时的世界棉纺中心,欧洲单词“Nankin”国内翻译成“南京棉布”,其实并不是南京特产的,那是因南京是代表南直隶,南直隶产的出口棉布都叫Nankin。

而海岛棉的种植,是需要较为良好的光热条件,英国殖民者率先引进到了埃及,“埃及棉”是优质的长绒棉。后向中亚地区扩散种植,乌兹别克的光热水条件充足地区长绒棉种植使得其被称为“白金之国”。新疆的棉花种植是从中亚传来的,汉代就有南亚-中亚-西域的短绒棉通道,后期的长绒棉是走中东-西亚-中亚-新疆通道。

‌国内长绒棉种植占比很低,大约在1%左右‌。以2021年产量为例,全国棉花总产量2350万包,长绒棉只有不到17万包‌。新疆并不是到处都有优良的“光、热、水”条件,长绒棉(海岛棉)的种植也局限的。‌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91%‌;202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90.2%‌;2024年,预计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94.5%‌。具体品种来说:新疆棉花98%以上都是陆地棉,长绒棉(海岛棉)占比也就刚过1%。

针对“新疆棉”就是针对中国纺织业,就是集体性炒作,瑞士的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就是不甘寂寞的去工业化的欧洲国家在工业标准之外叠加其他标准以自说自话树立自己的“标准的话事人”角色,背后就是念的生意经。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
最热 最早 最新

  • Tonyzhangly 作者
    陈外
    此评论已被屏蔽
    念政治经的不是BCI,BCI这类的公司和80年代去工业化中的英国BSI主导了搞ISO 9000是一样的生意经。
    而念政治经的,是在逼迫商家作政治表态,是西方“身份政治”的一部分,这是一种传统艺能。
    比如希特勒搞犹太人有群众基础,但是搞吉普赛人就碰到了搞犹太人用的理论基础是保护欧洲吉普赛人的,所以希姆莱再给出新理论,就是来自于英国殖民印度当局对于印度次大陆自古就有的流浪边缘族群的定义与做法,小群群部落被屠杀。犹太人是“吸血鬼”被屠杀,战后反思那么多;吉普赛人是“顽固不服王化”的边缘流浪的野蛮人,战后可是给被屠杀的二十万吉普赛人有什么说法的吗?不就是,犹太人的“身份”不同了,但吉普赛人还是流浪边缘人没有力量改变“身份”。
    ps.吉普赛人来自印度次大陆北部,从次大陆到西亚再到欧洲及全球流浪,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他们的称呼各不相同,有小群体被迫融合定居的,也有继续流浪的。
  • 星海小卒 道虽迩,不行不至
    针对新疆制造一再挑事,就是在蓄意攻击我们的民族团结稳定,蓄意攻击我们的和平发展,蓄意攻击我们的一带一路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