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是一场大型的,新疆和其它省份的双向奔赴

来源:微博@郭嘉宁

看到了图一这个评论,其实这是一直以来网络宣传造成的误区:

500

其实,新疆棉≠长绒棉。

我们首先明确,长绒棉一般指的是海岛棉,对应的是普通陆地棉。

海岛棉的纤维长度一般高于35毫米,陆地棉一般在25-30毫米。

长绒棉的价格远高于陆地棉。

新疆棉里,长绒棉的比例极低。

多低呢?

首先只有南疆种,最多时180万亩,后来降低为不到60万亩。

那新疆棉花总面积多少呢?

3600万亩以上。

长绒棉面积占比,1.67%。

新疆棉花主要是普通的陆地棉。

一个主要原因是,长绒棉底部棉铃距离地面较近,普通采棉机机采常漏掉底部三四个棉铃,所以需人工采摘。

而棉花从底部到顶端均有分布,又增加了人工采摘难度,造成人工采摘费比陆地棉高50%以上。

(新疆棉花现在机器采收率已经超过85%,人工采收的部分里,就包括长绒棉。)

哦对了,这几年,新的适合机器采收的长绒棉品种刚刚有所突破。

不过长绒棉在新疆种植面积能不能提升,还要再看看。

当然,新疆高品质、大面积、高产量的陆地棉,一直都有国内外广阔的市场。

那个,为啥总是盯着咱的新疆棉花?

为啥黑咱的套路总是什么强迫劳动?

类似的你会发现,每年小麦收获季好像网络上都会有一波幺蛾子谣言。但是水稻就不太会。

合理猜测:因为棉花、小麦他们熟啊,真种过;强迫劳动的事,真干过;水稻啥的,他们真不熟。

我再说一个点,新疆棉花的一个重要含金量是一场大型的,新疆和其它省份的双向奔赴。

过去很长时间,当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棉花主产区的时候,种棉花大概是世上最苦的农活:

“有女不嫁棉田乡”:

那时候的棉花,既怕干又怕湿,得好生侍候;特别容易招棉铃虫,各种剧毒农药轮番上场,每个棉区都有农民种棉花喷农药中毒致死致残的事情发生。

人工采棉花,又热又痒,你可以想象一下烈日当空中钻到一片高高的棉花里的感受。

当棉花解决了抗虫的问题,又进行了矮化育种,再为了机收变成一年生之后。

现在,种棉花的流程是:

播种机播种+覆盖地膜+铺滴灌带一体完成,生长过程全程不用操心虫子,浇水是滴灌、植保是无人机,成熟之前无人机打一次脱叶剂,最后机械收获,来年再重复。

改造后的棉花,与新疆的超大地块+光热条件极其适配,而新疆土壤盐碱化+缺水的问题,棉花本身也不怕。

收获之后,棉农也不愁销路,新疆本地的轧棉厂很卷,棉农甚至可以多家比价。

注意!棉花收购是不打白条的!收完就结账!

棉价当然每年有浮动,但还有低于保护价补贴。

甚至可以说,如今世上最不费心、最省劲的农活,就是在新疆种棉花。

好,为啥说双向奔赴呢?

新疆适合种棉花,新疆老乡种棉花省心也赚钱。

新疆种了3600万亩以上棉花,新疆棉花产量已经占到全国九成。

那过去的棉花产区就少种了这么多。

这些地区的土质、光热等条件更适合种植主粮。

新疆老铁让华北和长江中下游老铁多出来了3000万亩以上良田,种粮!

再讲几个棉花的硬信息:

1.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85%,产量占90%。

2.除新疆外,目前还保留棉花种植面积较多的是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具体到省份是:山东、湖北、河北、湖南。当然,只是新疆的零头。

3.为啥产量占比高于面积占比?

因为新疆棉区的棉花单产水平吊打其它省份,新疆棉花亩产平均在290斤左右,黄河流域亩产在160斤左右,长江流域棉花亩产只有不到150斤左右。

4.因此一般情况下,新疆棉花价格和其它省份相比有一定优势。

5.从品质到价格到竞争力到总量,任何维度看,可以说,新疆棉就是中国棉。

6.事实上,我国棉花市场,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水平。需求量每年在800万吨左右,全国产量600万吨左右,还需要进口。所以,中国棉/新疆棉,自己还不够用。

7.不过另一个客观事实是,今年棉农不太挣钱。主要原因是,前几年棉花价格太好,拉高了新疆棉区土地流转价格。

而今年棉花价格回落到,手采籽棉不到7元/公斤,机采籽棉6.3元/公斤左右。(机采棉花占大头,含杂率高,价格低于手采棉)

简单理解,棉农收货后的棉花叫籽棉,轧棉厂加工去籽后变为可纺织的皮棉。

前年新疆籽棉收购价格最高时超过11元/公斤,拉动了部分棉区土地流转价格超过2000/亩。这个包地价格,全国罕有。

8.所以今年挣到钱的,是土地承包者(俗称“地主”)。

这些起起伏伏是正常的市场变化,流转经营土地的棉农是老乡,流转出土地的承包者也是老乡。

9.关于长绒棉问题,我看今天更多热帖开始传播错误信息了,如何科学理解新疆棉和长绒棉的关系,我前面已经写过了,可以搜。

更全面地了解新疆棉,也是更好地支持新疆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