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回归,双生子为何成“恐怖符号”?

500

时隔7年,《白夜追凶》第二部《白夜破晓》终于开播了。

当年,《白夜追凶》正是凭借双胞胎追凶的设定和惊喜尺度,在当年掀起了现象级的讨论。

被称作国产硬核刑侦的巅峰。

双胞胎一直都是悬疑恐怖常用的符号,为什么导演都这么偏爱双生设定?

除了双胞胎,还有哪些恐怖符号?

500

那些经典的恐怖符号

和第一季一样,《白夜破晓》还是围绕着关宏峰、关宏宇这对同卵双生兄弟展开。

上一季结尾,弟弟关宏宇已经知道自己是被亲哥嫁祸的,兄弟关系因此破裂。

而关宏峰也疑似暴露被带走审问。

500

原以为尘埃落定,但结尾又突然反转。

主角坐在审讯室里,灯光将他的脸描成阴阳两半。

有光的一半严肃、沉着、眼神难以捉摸,像是哥哥;而阴影里的一半嘴角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像是弟弟。

500

双胞胎,一直是恐怖悬疑偏爱的设定。

《闪灵》中的“双生花”形象成了银幕经典。

500

《双瞳》里的女鬼也是双胞胎姐妹中的一个作乱。

《人鬼双胞胎》更是直接把双胞胎作为片名,畸胎、凶杀、感应……让这部电影成为经典凶杀恐怖片。

500

其实,只要恐怖片的阅片量足够,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已经成了固定的恐怖符号。

只要出现,必定有鬼。

比如说小丑、娃娃这类人形玩偶。

自1970年起,导演们就开始让小丑在恐怖片里“大展拳脚”。

500

它不再是幽默、有趣、滑稽的角色,  而是阴森、邪恶、瘆人的“恐怖符号”。

也正是因此,“麦当劳叔叔”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500

娃娃也是一样。

在《招魂》结尾首次亮相后,安娜贝尔就成了恐怖娃娃的代号。

从《安娜贝尔1》到《安娜贝尔3》都是以这个老式女娃娃作为核心,讲述恐怖故事。

500

《死寂》也同样以神秘腹语娃娃展开,揭示一个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500

同样的还有镜子。

镜中奇怪的面孔在恐怖片里一直喜闻乐见。

从《糖果人》到《林中的守望者》,它们无处不在。

500

甚至《黑天鹅》也是通过女主和她的倒影烘托恐怖之感。

电梯更是常见,在各种恐怖故事、传说、电影里总有一席之地,且无限接近C位。

500

为何成为恐怖代名词?

能成为经典恐怖符号和恐怖的心理作用机制不无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真正令我们恐惧的,是一些我们深埋于心中的熟悉的事物,由于长期的压抑,它们会变得扭曲和诡异。

拿双胞胎来说,当两个非常相似的人同时出现时,就会引发这种“撞见分身”的“恐怖瞬间”

500

在弗洛伊德看来,想象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分身,往往是儿童自恋的表现,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自恋逐渐被压抑,直到长大成人之后的某一天,他在现实生活中撞见了那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压抑已久的童年欲望被赤裸裸地外在化,具象地呈现在自己眼前,它便不再是美好的想象,而成了恐怖的来源。

500

娃娃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很多电影里,当小丑、娃娃出现的时候,往往都预示着危险的来临。

这其实就利用了“恐怖谷”理论。

当某个物体的外表与人类过于相似时,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500

就像小丑,人类的外表,却用厚重的妆容模糊了五官轮廓,人们难以摸清他们面具下的真实情感,因此会对它感到恐惧。

娃娃也是一样。

看起来天真无邪,但张开嘴却是满嘴獠牙,强烈的反差感让人产生认知失调,原本的认知不能立刻解决这种矛盾,进而催生了不安乃至恐惧。

500

大脑的潜意识作用也让我们对这些物体有天然的恐惧。

我们的潜意识无论何时都在寻找危险,并确定其安全与否。当大脑无法判断是敌是友时,我们就会感到毛骨悚然。

镜子就是这样。

镜中熟悉的面容与自我意识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在镜中看不到熟悉的脸,就会令人惊恐不已。

500

而且大脑也存在“怪脸错觉”,时常会误解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东西。

这在暗光下尤其如此,如果灯光太暗,我们又过于专注,大脑接收的信息就可能会乱码,进而让我们看到扭曲甚至怪物的面孔。

500

社会环境也会影响这些物体的恐怖程度。

由于古罗马人相信镜子有能力困住灵魂,而灵魂需要七年时间才能自我再生,如果打碎镜子则要遭受七年霉运。

所以从中世纪开始,镜子就被用于各种通灵仪式。

这种神秘性自然烘托出了一种诡异感。

500

电梯也是因为和东方风水学产生联系,才经常被用作中式恐怖的要素。

随着建筑楼层的增高,地基也越来越深,很多电梯能直达地下3、4层,风水的阴阳理论说“地上为阳,地下为阴”,所以就有了电梯“穿梭于阴阳两界,凝聚阴气”的说法。

阴气太重,自然会有不干净的东西出现。

况且,电梯空间狭小、环境密闭,发生异常状况也无处可逃,所以总是会成为主人公与鬼“亲密接触”的最佳地点。

500

而19世纪的奇观狂热也让双胞胎成了诡异感的来源。

那时,魔术和巡回马戏团的盛行,很多连体双胞胎都成了表演嘉宾。

这种畸形秀充满了视觉刺激,赢得观者如堵,所以后来不断有电影把双胞胎的形象上银幕。

500

相似的容貌、怪异的身体让双胞胎成为电影的符号象征,为了争夺身份和权位,他们会逐渐变得狰狞。

500

恐怖还能玩出哪些新花样

以前,恐怖片不再只是打着“血腥、暴力、色情”噱头的B级片、R级片。

但现在,却仿佛跳出了传统的“jump scare”,居然有了一些艺术性和反思性

拿主题说,以前可能只是宗教、怪物,现在还加入了种族、性别、社会这些议题

比如《逃出绝命镇》用黑人男子被白人富翁夺舍的故事,来反映政治正确下的隐形歧视。

500

《隐形人》用女主被身穿隐形衣的男友的监视,影射女性在男权控制下的精神压抑和隐秘创伤。

而《破墓》则是将恐怖片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用驱魔仪式来表达对韩国曾被殖民和分裂的痛苦。

500

在形式上,恐怖片也在不断打破既定规则。

在传统的视觉恐怖、音效恐怖之外,还加入了桌面恐怖、真实灵异等。

像《解除好友》,全片画面都在电脑屏幕上进行,颇有一种观看直播的感觉。

500

《咒》则是让主角透过影像对观众进行诅咒,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让观众沉浸其中。

不少台湾观众看完《咒》,第二天都组团去寺庙里“收惊”。

500

而在恐怖片的内容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开始深入探索宗教恐怖题材

只不过一个是卷民俗恐怖,一个是卷邪教恐怖。

中式恐怖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导演都选择通过喜庆氛围中的民俗文化,来制造出诡异的氛围感。

纸人、冥币、跳大神仪式……都是常用的元素。

500

而西方则开始卷邪教恐怖题材。

像《遗传厄运》就涉及到大量的邪恶符号设计,里面的魔鬼派蒙,就是来自“中东异教的神”。

500

当观众见多识广后,普通的恐怖片已经无法达到吓人的目的了。

不过,让它们卷起来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可以看到更多元的恐怖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