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L4级别自动驾驶来了,Apollo Lite方案中视觉技术亮眼
对于近年来各种新闻缠身、主营搜索业务饱受质疑的百度来说,市值的跳水和高管的离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面向未来,这家曾跻身BAT三巨头的科技公司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已经越来越少,自动驾驶无疑是最被看好的一个。
在近日召开的全球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领域顶级学术会议CVPR 2019上。百度Apollo公开了中国唯一的自动驾驶纯视觉城市道路闭环解决方案——“阿波罗精简版”(Apollo Lite),其重点是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支持城市道路L4级视觉感知的解决方案。
Apollo Lite是一个基于视觉的框架,利用多个摄像头实现L4级自动驾驶,也就是说,在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规定的特定条件下属于“高度自动驾驶”,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一般无需人类干预。
百度Apollo技术委员会主席王亮表示,Apollo Lite 可以处理10台摄像头产生的"海量"数据,以探测240米以外的物体,同时提供对环境的实时、360度感知,200帧/秒数据量的并行处理,单视觉链路最高丢帧率能够控制在5‰以下。在北京公共道路上的测试中,搭载Apollo Lite的车辆也成功地实现不依赖激光雷达驾驶。
作为自动驾驶最为关键的环节,感知系统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的后续发展。而和目前行业内大火的激光雷达方案相比,视觉感知方案价格低且更容易搭载。一直以来,特斯拉的马斯克就对激光雷达指指点点,认为其难以满足“高性价比”的要求。
全球最大的ADAS供应商、英特尔(Intel)旗下的 Mobileye 也提倡一种严格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方案,他们正在开发一种定制的加速器处理器芯片—— EyeQ5,该芯片提供专有算法、相机和超声波360度覆盖。同样,无人驾驶卡车创业公司 TuSimple 表示,其基于摄像头的技术具有1000米的探测范围。
虽然视觉技术有种种好处,但百度Apollo Lite依旧坚持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王亮说:“一个完善的视觉系统对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速环境下,实时感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Apollo Lite进一步加强了百度基于传感器融合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利用了摄像头、激光雷达和雷达测距仪的能力,实现了安全和完全自动驾驶所必需的‘真正冗余’。”
自从2017年4月19日,百度发布了“Apollo”平台的计划以来,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今年1月,全球首个最全面智能驾驶商业化解决方案Apollo Enterprise正式问世,百度Apollo 3.5发布,可支持复杂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并发布了全球首个面向自动驾驶的高性能开源计算框架Apollo Cyber RT。除此之外,百度还为其V2X Apollo 智能车辆基础设施合作系统平台开发了开源软件和参考硬件。
不仅如此,迄今为止Apollo计划的代码已经大幅增长到40万行,是2018年1月宣布的16.5万行代码的两倍多,而且目前正在接受英特尔、英伟达、恩智浦和13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的测试、投资或部署。根据百度的数据,从该项目的 Github 库获取 Apollo 代码的开发人员达到了12000人,比2018年中期增加了20% 。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Udelv公司就是合作者之一。该公司在一月份表示,将在2019年部署多达100辆基于Apollo 3.5开发的自动驾驶车辆。而沃尔沃(Volvo)和福特(Ford) 这两家公司都承诺将于2019年在中国的道路上测试基于Apollo的无人驾驶汽车。
百度计划到2021年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实现“全自动驾驶”,但其面对的竞争依旧不小,Alphabet 的 Waymo 表示,他们现在为超过1000名乘客提供服务,拥有600多辆汽车,通用汽车的 Cruise Automation 已经在旧金山为员工测试一项自动出租车服务,并计划在今年推出一项公共服务。其他竞争对手包括 Tesla,Zoox,Aptiv,May Mobility,Pronto.ai,Aurora 和 N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