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们村600来人,谁家是富农我不知道,大家也不说谁家是富农

【本文来自《老有人给地主鸣不平,其实是认识没到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秋旭
  • 鼠目只有寸光,以为了解世界,其实连家门都找不到。

    地主作为农民的身份发挥作用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有土地的农村居民根据成分划分为“地主”,其土地被没收,平均分给无地的农户,其本人也成为被“改造”的对象。

    新中国建立之前,革命的“敌人”是“土豪和劣绅”,而不是所有以后来被划为“地主”的那些人,因为许多曾经的“地主”也为抗日捐粮、捐款,帮助过抗日武装。在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中,他们也是非常支持和响应的。

    中国历史一直是围绕土地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影响到历史上的每一个人。自秦以降,自耕农就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土地的兼并周期性出现和发展,平均地权也会周期性出现,自耕农拥有土地的多少对其政治观念影响不大,受影响的是教育机会的多少而已。

    科举制度对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机遇。凡是受过教育的平民都可以通过科举进入社会顶层;而退休官员会回到家乡继续发挥余热,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等。

    清末,朝廷废除科举,引进西学。底层平民通过科举进入顶层社会的路断了;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的便利,促使更多的受过教育的人留在了城市。乡村的教育和社情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兼并土地现象开始越演越烈,而维护农村社区公共事务的人逐步让位给拥有更多土地和财富的少数人,而这些少数人不断破坏乡规民约,谋取个人私利,成为实打实的“土豪和劣绅”,这些人在政治上支持反动派,并通过贿赂等手段转嫁军阀和官府派捐派税,使得乡村上下贫富差距拉大,乡民立场对立。

    在大多数农村,拥有更多的土地就掌握更多的财富,在战争和灾害面前,掌握财富的那部分人可以让自己减少财富和生命的损失,卖身投靠是最常见的现象,谁主政投靠谁。所以,辨别这些人的政治立场非常简单。

    土地改革是新政权获得农民支持的利好措施,许多农民出身的战士杀敌立功的动力就是家里分了地,家里人开始过上好日子了,这是共产党带来的,听共产党的话以后还有更好的日子过。道理就这么简单。

    在农村,真正拥有大量土地的是极少数,而属于“土豪劣绅”更是极其少数。但在划分成分时,都是根据本地的情况酌情而定。像东北农村的地主土地可以拥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而在华北地区,有三五亩地就可以列入地主行列,当不了地主爷能混个“富农”干干,在有些地区“富农”受到的打击一点不比地主差,都是被改造对象。

    即使成分被划为“地主”也不意味着立场都是反动的。早期参加革命的先驱多数都是富裕出身,有的是后来被划成“地主”的阶层,有的属于“富农”行列,否则,很难想象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家会供孩子出国学习,去欧洲或去日本留学。如果有人质疑这些,可以了解一下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央政府工作的那些人的生平事迹就知道了。

我家是华北地区,在我的印象里,成份划分为五个等级:贫农、下中农、中农、富裕中农、地主。

划分标准大致如下:

贫农,人均半亩地或无地,家庭土地5亩以下;下中农,人均1.5亩地及以下,家庭总数10亩以下;

中农,人均3亩及以下,家庭总数20亩以下,或虽然没有地,但承包了大地主上百亩地再雇人耕种,也是中农;

富裕中农,家庭总数30亩左右,最高50亩,全部自耕;地主,家庭土地超过50亩,雇人耕种。

我们村1949年总人口约600人,土改后人均分到3亩多地,两户地主。虽然习惯上称为地主富农,但在广大农村重点关注和限制的对象是地主,富裕中农受关注和限制较小。

我们村谁家是富农我都不知道,大家也不说谁家是富农。

地主受限制主要是不能参与农村管理工作(大队、生产队的管理岗位),在村里的待遇与大家一样,例如我小学的同桌家庭成份是地主,一直到高中毕业没有受到过任何歧视。不仅我们村,我们整个县的情况大致相同,地主占人口比例不超过1%。

在政治上,地主富农的成份入党受到严格限制。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