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仍然需要学习“不争论”的勇气、智慧和胸襟

摘自:解放军报 2024年8月19日 《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http://www.81.cn/szb_223187/szbxq/index.html?paperName=jfjb&paperDate=2024-08-19&paperNumber=06&articleid=937831  附注:原文较长,本人在此做了精简。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今天,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然需要学习这种“不争论”的勇气、智慧和胸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碰到许多全新的问题,邓小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而不能“坐而论道”,搞抽象争论。1979年6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期间,当万里汇报安徽一些农村自发搞“包产到户”引起的争议,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

看准的改革如果争论不休,就会错失机遇。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担心股票证券这些是搞资本主义,心存疑虑。邓小平则认为,要坚决地试:“对了,开放;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还可以留一点尾巴。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于是一大批新生事物在“不争论”的尝试中成长壮大。任何一个新事物新决策刚出现时,都会有不同声音,现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不少地方倡导“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的理念,就体现了“不争论”的魄力与智慧,体现了“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政治清醒。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利益不同、看法不同,发生争论很正常。对于不同意见,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比如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开始时只有少数一些省干起来,第二年干起来的省就比前一年多了,第三年才差不多全跟上。为了防止和减少试和闯的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邓小平认为,要随时总结经验,走一步看一步,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他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提供了思想武器。

但是,“不争论”不是对所有问题都顺其自然,更不是不讲原则。当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在邓小平的鼎力支持下才冲破“凡是”派的压制而得以全面展开。邓小平说: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此外对于学术问题,邓小平也一直主张百家争鸣,认为“讨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