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社会会消失吗?学历会持续贬值吗?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文凭算是一种具有全球通用性的文化资本。这里的“通用性”是说,世界各国之间基本是互相承认对方合规的高等教育文凭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拿着“水硕”、“水博”的学历,回国后依然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因为“水硕”、“水博”只是基于教学质量和学术能力对这些人的称呼,但是只要这个学校的文凭是经过教育部认证的,他就是与国内硕博学历等效的,用来通过相关单位的资格审查毫无问题。

当然,反过来,如果中国人想去外国留学或者工作,对方要求具有相应的文凭,那么只要学校在对方的名单里,哪怕你是普通本科、硕士,也是能通过对方审核的。

这个“文化资本”一般只是针对学历的层次——也就是看你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而不涉及具体的专业。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哈佛、斯坦福的学生天然就是比社区大学的学生更容易被人重视,而同一所大学的博士,也会被认为比本科的水平更高。

但是,大学同样还是一个“劳动力教育”的场所。在学校和学历的层次之外,专业和供需关系决定了个人能获得的实际收入。专业这一点不用说,普通高校热门专业的收入可能远高于好大学的冷门专业。而在供需关系层面,劳动力的薪资水平肯定也是会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的。

当下所说的“学历贬值”,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未能以同等或者更高的速度增长,所以导致如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薪资水平难以与此前的人相比。这样,接受高等教育就成为了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下高等教育群体的难就业,其实也源于过去这几十年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的普遍轻视和对学术教育的过度投入。以大多数人的诉求来说,读大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找份好工作,而不是从事学术研究。但在现实中,由于学术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等级,导致各国都普遍愿意推行学术教育,而学术教育本身与市场就存在较大脱节。学术教育更多是为了对此有兴趣的人或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的人准备的。

可如此一来,就有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社会层面,国家和政府对学术教育所代表的文凭价值给予了更高的认可度——即认为本科一定高于专科;在个人层面,大多数人也接受了这个观念,更热衷于上大学,而非是接受职业教育;而在市场层面,由于过去学术教育比例的相对稀缺,用人单位一般也愿意给本科、硕士生更高的价格,如此也导致了大众对于学术教育的追捧。(即认为上大学就有好工作)

可是,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学术教育变得不再稀缺的时候,随着学历的通胀,学历所带来的价值必然是不断降低的。而此时,职业教育反而会展现出一定的稀缺性。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读二本、三本的很多专业还不如读专科或者学门手艺。

然而,这不代表“文凭社会”的消失。正如开头所说,“文凭”代表的是一种全球通用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挣多少钱,而是其能决定人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

举个例子,就以之前知乎上的人最爱说的德国技工来讲,有些人说德国技工的收入很高,甚至比大学生、硕士还要高,资深技工的收入可能相当于博士。这里先假设这个说法是真的,可在现代社会中,你去看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几乎所有的领导人、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等等,都有本科乃至硕博学历。哪怕是德国,这些人一数履历,也基本都是各个知名大学的硕士、博士,而不会见到谁是某某技术学校毕业的。

这就是当下的问题。在当代社会,蓝领工作可能在收入上的确不低于白领,可如果想要获得“阶层上升”,就必须有文化资本。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卡车司机,收入或许很高,但几乎不可能成为政府官员。

当然,在高等教育学历贬值的当下,就算你有本科、硕士学历,大概率也没办法实现所谓的“阶层上升”。可这毕竟是“阶层上升”的一个前置条件,你用不到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可一旦用到而你又没有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凭可以算是社会趋于公平的一个标志。因为文凭至少是一个可以比较、有量化标准的东西,可以作为一个硬性门槛挡住一部分人。而如果不看文凭,只看“能力”,那最后能在竞争中胜出的一定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这一点,汉朝的察举征辟制度就已经证明了这么做的后果。

未来学历贬值的大趋势已经不可改变。对于个人来说,在这个社会中能走的其实就两条路:

第一,放弃对“阶层上升”的执着,专心学门手艺、技术,未来的收入并不会比大学生的平均值低;

第二,如果依然觉得要“阶层上升”,那么一定要意识到学术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在学校的教育之外,务必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该往哪些方向做。“文凭”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文化资本和文化身份,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其他的事情要靠你自己解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