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网生一代迎来了自己的媒介反思

2023年12月,“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的截图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引发了两种情绪:一是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温情的羡慕,二是“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系列所表现的氛围,与各类新闻报道的熊孩子、兄弟姐妹相争时的语境描述截然不同,有一种兄弟和睦姐妹相亲的友善氛围。

500

在微博上搜索“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的网友评论

500

这两种情绪的交织下,我们可以能够看到:

其一,亲情温度也能跨越利益剥夺,这种符号转变区别于以往正能量传播中的主流叙事,以自媒体、个人表达的方式进行广泛流传。这种不同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亲情和家庭责任的认知?

其二,在血缘相连里,除了亲子关系,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平辈相交”。在空间隔阂、地域限制之下,人们是如何通过线上媒介的方式去实现沟通的?

其三,社交媒体联通个人和公众的功能,模糊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分野。这在截图传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人们习惯用私聊截图来进行证据展示的时候,会产生哪些问题,以及这种语境移植下带来的情境,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和变化呢?

当亲情温度、平辈相交与截图传播在“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这一话题中慢慢浮现的时候,我们对于媒介使用如何影响我们生存状态和自我认知,也许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即我们在观察弟弟妹妹如何使用微信的时候,也在看待曾经的自己如何对待媒介以及通过媒介如何连接家庭、实现自我表达。某种意义上,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系列,正是“自我养育”议题的家庭延伸。

符号转变:亲情温度跨越利益剥夺

当独生子女对拥有兄弟姐妹这样的一种关系羡慕的时候,我们也下意识的忽略了二胎家庭,来自于多孩家庭,他们资源分割下的矛盾冲突。

借由冰冷的手机屏幕,看着自己的妹妹发出了“我想你姐姐”、“你快回来”这样的字样,背后所承载的社会现实是,距离产生了极大的美。远离家乡的游子与家庭联系的核心纽带,不再仅仅是亲子关系,而是有了弟弟妹妹的稚嫩回应。

500

抖音上有关于“妹妹问哥哥姐姐什么时候回家”的截图

从这个意义上,这份亲情温度的展现,恰恰是因为当事人与自家弟弟妹妹年龄相差较大,避免了资源分配、情绪拉扯的矛盾冲突。相反,小孩子还成了自己与父母长辈拉近关系的纽带。

一个成年人面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不仅会生出许多的包容,还会在现实需要上更贴近亲情温度的感知。而这,恰恰是亲情温度跨越了利益剥夺的核心所在。

即,还是小朋友的弟弟妹妹,与长大成人后的自己,在社交媒体的简短交流中相遇,家庭责任的逻辑胜于利益资源分配的逻辑。

500

农村二胎家庭中同胞关系的冲突  来源:《“望子成龙”与“缺憾环境”:农村二胎家庭对大孩教养期待与实践的个案研究》论文截图

且线上交流的方式消除了非常多的线索信息,那些欲言又止、情绪拉扯的画面并不足以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去达成。于是,“当弟妹妹有了微信”系列截图,局部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温暖亲切而有爱的家庭氛围。可这一个切面并不代表着全部,那些争端与难以协调的内部因素,常常被期待拥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们所忽视。

与此同时,在生育政策放开以来,媒体上有关大孩和二孩之间的教养冲突,从未止步。而这种冲突,在“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系列传播后,有了极大的缓解。

因为那些被放大的细节,再一次隐入其中。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的存在。矛盾无处不在,而矛盾背后也常常意味着生机和欢喜。

因此,“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这一截图的意义在于,我们看到了父辈对于“有个兄弟姐妹可以依靠、有商量的人”朴素认知下的现代表达。弟弟妹妹虽然小,但他们不经意之间的话语,也可以温暖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

500

农村二胎家庭中大孩的处境 来源:《“望子成龙”与“缺憾环境”:农村二胎家庭对大孩教养期待与实践的个案研究》论文截图

这份温暖,是我们在谈论东亚教育“严父慈母”模式下很难触摸到的深层次情感波动。即,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原生家庭对自我成长的阻碍时,我们忽视了父母,也曾是这些教育模式、愚昧认知下的受害者。

一如农村二胎家庭对大孩的教养期待,总觉得大孩享受了比二孩更好的资源,“二孩出生后,大孩在二孩的对比下无形中‘被长大’”、“成人对于大孩犯错的容忍度也变得低了”。

且由于母亲常常在家庭教养中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无处诉说的压力也会在无形当中转移给大孩子。再伴随着周围人的调侃之下,大孩子的情绪也会变得越发偏激,偏离了“有兄弟姐妹可以更好扶持”的愿景。

而这种偏离在长大后的语境中,会慢慢变成原生家庭的困扰。即,父母用错了爱的方式,但并不否认他们对我们的爱,这样的矛盾在亲情探讨中时常出现。

显然,“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这一交流模式,抽离了父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摒弃了许多外界环境的干扰,变成了两个人一对一的交流。这样纯粹的交流,让利益剥夺慢慢消退,亲情温度逐渐显露。

平辈相交:血缘关系的当代表达

当人们凭借着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了远距离跨空间的平辈相交可能性,网生一代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媒介反思。

成长于互联网浪潮的00后群体,从小便习惯了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传递和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考路径和表现自己的方式,一度受到来自长辈的抨击。而在互联网抱团取暖的年轻人们,通过社群的力量,有了与传统意识割裂的勇气和底气,直面他人的不理解。

于是,小众爱好在互联网中有了被尊重、认可和信任的可能性,圈地自萌的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上更是层出不穷。可当这样的矛盾,区别于明显的代际差异,而来源于平辈相交的群体性差异时,网生一代的媒介反思也由此开始了。

清华大学教授彭兰指出,“实时回应还是延时回应,在一个侧面体现人们关系的发展阶段、关系性质等。”作为弟弟妹妹的家属关系,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复常常会因较少的顾虑形成了延迟回应。

无论是诸如“你不配当我姐”发疯式的无能狂怒,还是极具功能性价值的“吃饭了”提醒,不回复,常常成了最好的回复。

500

论文《分化与交叠:移动时代的时间》截图

500500

线上交流的异步反馈与同步更新

而一些独属于线上媒介交流的案例,则表现了“媒介即隐喻”这一洞察的深刻性:“媒介并非一种通过所处文化来处理自身事物的不偏不倚的工具,其介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却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

如“我拿你一瓶小饮料带回学校喝了”:既是避免忘记而随时随地地给对方发消息,把两人的聊天变成单方面的备忘录,也将可能存在的冲突提前报备、给予情绪冷静的缓冲地带。

如“有五毛的,怎么不买五毛的?干嘛要一块的?”、“贵有贵的道理,五毛的一看就是假货,我至少还有一点脑子的”对话,通过微信截图的方式留存下来,使得此刻成为一种永恒记忆。

而这种独特的体验,是面对面交流所无法达成的生存经验。且通过同步更新与异步反馈的形式,慢慢地形成了不同个体在各自处境当中遥相呼应的血脉相连。

这种交流,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厚重,也没有朋友这样平辈相交的轻松快意,而是一种带着淡淡的责任、深深怀念的自我映射。

弟弟妹妹的成长环境与自己的高度相似,会令人不禁想起自己童年的缺憾,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对弟弟妹妹的关怀,或许并不仅仅局限于血浓于水的纽带因素,还有那份满足缺憾、实现自我养育的期许。

截图传播:语境移植的情境再造

在中国人民大学一项关于“我给你看截图”的观察中,提出了截图传播的本质是一种语境移植,“即借助便捷的图像生产技术,提取原初场景 (多数是私人场景)中的角色展演作为原料,制造新场景中的新角色展演的社会行为。”

如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布自己与哥哥的聊天记录,表达了对哥哥行为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恰恰是建立在私人场景中的聊天截图上的。

500

小红书上关于妹妹想让哥哥帮忙追人的交流

在这篇论文当中,他们将语境移植视为一种中区展演行为,区别于表演的前台以及不被观众闯入的后台。其中,他们将中区展演行为划分为被动型、协商型、共谋型三种类型。

而在该网友分享的语境当中,显然是被动型。哥哥与哥哥的朋友并不知道自己的对话被公开在了公共领域当中,而这种语境移植所产生的隐忧,便是隐私问题及信任的侵犯。

显然,“当弟弟妹妹有了微信”系列,成为语境移植所带来的新型社交情境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这种截屏行为一旦失控,对于私人领域的侵犯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由此可见,当我们欣喜于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奇体验时,也需要警惕技术对现有规则秩序的冲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化橙Cena”(ID:xuannuan-weiguang),作者:化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