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年青人在淋着雨,所以他们自己干脆把伞撕了,躺平不生了

【本文来自《生育率是反应个人是否幸福的最好指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认为和幸福无关,生育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行为,是一种劳动力再生产的现象。底层和高层都会多生孩子,区别在于孩子对于底层来说是劳动力和阶级跨越的机会,生10个孩子将来有出息可以帮衬家里的概率怎么也比只生一个的高不少,而养育的成本无外乎多一双碗筷,哪怕长大后从事一些低门槛的劳动怎么也会给家里一些回报;高层也会多生孩子,为了资源的横向链接,比如中世纪欧洲,长子继承家业,次子从军,三子入教会,女儿嫁给同样的贵族子弟或下层优秀的青年做资源置换。所以纵观历史,每个朝代门阀世家总是越来越庞大,如同不断增殖的癌细胞一样挤占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最后忍无可忍导致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之后再重复下一个循环。

而对于中层来说,现在生孩子大概率是负收益的,养大一个孩子到工作起码上百万,而且以现在的形势,大概率毕业还找不到工作。更关键的是人们已经被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原子化了,或者说被异化了。在城市赚个万八千的,交房租先去一小半,衣食住行社会交际又去一小半,一年到头能不啃老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主要原因是生产资料不归打工人所有,同时也没有获得相符合的劳动报酬,更深入的分析实在是没法说了。

正因为年青人在淋着雨,所以他们自己干脆把伞撕了,躺平不生了。总说寄希望于后代的智慧,这句话确实很对,后代确实很智慧,他们的智慧就是不会再有后代。

年青人不会错,他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然而现在某些老古董或吃猪肉吃的满嘴流油的人总想去规训他们,这才是他们不幸福的根本来源。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