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保留英语,原来还有这么一个隐性“好处”
一、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研究的背景—高考录取性别比与“拯救男孩”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女生通过高考成为普通高校学生的比例持续攀升。教育部(2005, 2009, 2014, 2015)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女生占全部录取学生的比例,1999年为40%,2007年达到53%,2013年则达到55%。也就是说,2013年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为45 : 55,男生低于女生10个百分点。反映在高校攻读各级学位的女生人数上,除了女博士生仅占36.93%外,女硕士也已超过半数,达到51.65%,女性本专科生则达到了52.12%。于此同时,全国高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却未过半数(49.98%),初中和小学女生比例则不超过47%。
(一) 关于两性成绩差异的研究1. 高考总分和科目分的性别差异
雷新勇(2007)对上海高考英语测试成绩进行性别差异分析,发现差异显著:男生平均分比女生低14.85分,大约相当于英语考试分数标准差的65%,而且试题和试卷均无显著的功能差异,这说明其成绩差异反映的是男、女生英语语言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叶宏(2011)从某省2006-2010年的高考生中每年随机抽取男生和女生各10000名,发现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即2006-2008年),女生的平均分高于男生,而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即2009-2010年),男生的平均分高于女生,并且男女生的平均分存在缩小的趋势; 男生高分比例高于女生,他们在解决复杂数学试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侯宇楠(2012)对河南省某县2005、2006和2009年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的基本状况、学科差异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2006年文科和理科考试中,男生总分都高于女生; 但到2009年,文理两科女生成绩均高于男生。从各科目分看,女生在语文和英语方面占有全面优势,男生在数学方面的优势却已不明显。
曾满超等(2012)考查了山东省济南市2011年考生在数学、语文、英语和三科总分上的性别差异,发现除数学成绩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外,语文、英语和三科总分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而且,低分段男生多于女生(男生最低分也低于女生最低分),中分段女生多于男生,高分段男女生人数相当。
李金波、杨军(2014)从某省2006年至2014年高考的考生中,每学科每年随机抽取男生、女生各10000名作为样本,分析了男女生学科成绩的差异及其发展趋势。结果显示,2006-2014年,语文、数学(文科)、英语、文科综合、政治是女生高于男生,理科综合、物理则是男生高于女生; 数学(理科)、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的平均分则互有“胜负”; 在标准差的差异方面,各学科历年趋势完全一致—男生标准差大于女生。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高考成绩的性别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看上去时大时小,时而女生强时而男生强; 但到2007年以后,男女生高考成绩差异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一致性,亦即:女生语文和英语两科成绩较好,而男生在数学上的优势则在逐渐消解; 男生高考成绩的个体差异更大,低分组人数更多。
就是女生在文科(英文、语文)方面相较于男生更有优势,如果高考保留英语,女生上大学的比例地更高一点。
------------------
女生上大学的比例地更高一点=男生上大学的比例地更低一点
这最多能算是个特点,算个P的优点啊
硬说这算优点,不就直接是在性别歧视男性吗?
这个说的是中国女性比外国女性强吧,跟男性比还是不可比的……
这样可以选拔出理工科尖子,尤其是英语不太好的理工科尖子。
猛然间发现,
还是老祖宗有(长远)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