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座桥的事:自由贸易下的海南(中)
海南从建省开始的经济特区模式到如今三十年,为什么不如深圳珠海等城市,有人认为是海南与大陆海遥望的缘故。在如今的经济体系下,没有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能保证自己自给自足,海南的许多日常消耗品包括食物、生活消费品和工业制品等都需要从内地输入。
跨海大桥提出许多年,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角度都已经被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分析无数遍。在这里就简单几句,很多人都知道制约跨海大桥的是金钱问题。巨额的制造成本是否能够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在海南的经济体量上来之前,可以肯定是亏本的,光是过桥费是否能持平全年的维护费这还是一个问题,别忘记海南每年都有季候性台风,少则一两个,多则四五个轮番报道,轻的如凉风,猛的如世界末日。台风问题必然增加大桥的维护费用。大桥建成后,要体现大桥应有的价值就得有对得起的经济收益,除去目前海南每日进出港用于输送日常消耗的物资外,海南必须增加从内地的购买力产生足够量的GDP方可体现这座桥的价值。但仅仅要体现这个桥的价值,势必会绑死海南的经济发展。但现实来说,这座桥对琼州两岸和国内省份的普通人来说,就是自驾游来海南不用做渡轮,坐高铁可以更快来海南。但如果体现在经济上就是有更多人来海南,增加海南的消费体量,并带动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桥长约15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琼州海峡最长的一段不过39.5公里。
为什么只见港珠澳大桥却不见琼州大桥,看港珠澳大桥所涵盖的地区就可以知道,在2017年光是广东一省的GDP体量就是海南的近二十倍,这还不包括香港和澳门。
海南与全国各省经济体量上的巨大差距
但海南真的是一座桥能解决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就算建好了桥,海南还需要巨大的建筑群,包括居住、消费、交通、医疗、物流等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才能够保足够的消费体量进入。
另外就是服务业的发展,餐饮业难招人已经老生常谈,酒店盖好商场盖好没有人在里面服务,就跟民航机没有乘务人员一样。这就是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内地人才的吸引,这又是另一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