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一时小叶增生,吼一顿海阔天空

500

文 | 十三姐

专家说“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性格”。

专家还说“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出路”。

专家又说“妈妈的耐心塑造孩子的教养”......

专家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子不教,父之过”?

传统文化全扔啦,传世瑰宝都忘啦,专家又是男的吧,合着一个孩子但凡有点问题全是妈不行。

那么爸爸决定了什么呢,专家一定认为爸爸决定了孩子形成受精卵的时间,以及孩子是不是他家的血脉(这也不一定靠谱)。

剩下的成长环节,人格塑造,学业成绩,人品德行,性格习惯,一切责任都在妈。

问题是,人无完人,每个孩子必然有某方面的不足,那么这就便于专家们“弗洛伊德上身”了,可以张口闭口“原生家庭”。这都不过瘾,还要搞高精尖对标,动不动就“妈妈决定论”。

弗洛伊德的棺材板都快盖不住了。

500

要求妈妈情绪稳定的人,先问问自己,你在让妈妈情绪稳定的路上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绊脚石?

要求妈妈格局大的人,先问问自己,你在让妈妈格局变大的过程中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拦路虎?

要求妈妈多一点耐心的人,先问问自己,你在让妈妈丧失耐心的路上是不是一个添油加醋火上浇油小能手?

你妈又不是观音菩萨,也不是雅典娜,哪来那么稳定的情绪,那么大的格局,那么多的耐心。

这年头当妈真费劲,平常带娃有个爸爸当天敌已经够酸爽的了,还要三天两头被专家点名,笑死。

500

让我来告诉各位,有娃家庭相处模式的基本逻辑。

首先,先找出下列正确的选项:

A. 嫌妈妈情绪不稳定,先从爸爸身上找问题。

B. 嫌妈妈格局不够大,先看看爸爸都干了啥。

C. 嫌妈妈耐心不够多,先问问谁有这个耐心。

D. 孩子他妈带不好娃,试试孩子他爹能带吗。

E. 当妈不是当圣母,多做多错就不可能没脾气。

F.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很显然,就是Fxxk的F。

正如北蔡流放派哲学家孟德·十三姐夫·斯鸠所说:妈妈不好过,全家别想太平。而想让妈妈过得好,全家都别想只当嘴炮。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这么简单的道理,专家进化了6500多万年还没搞明白,不如回去吃草。

500

就说情绪这个事吧。

你如果说所有妈妈情绪都不稳定,那是片面的。

不信你去看看那些不用带娃、不用辅导作业、不用操持家务和处理烂摊子、不用白天给公司当乙方晚上给学校当乙方、而以上这些事都被爸爸全包了的妈妈们......

她们情绪可稳定了,稳得像庙里的木雕,永远年轻,永远笑着旁观爸爸情绪失控。

大家都是肉做的,没必要装AI,你吃五谷杂粮,又不靠充电,你有一个复杂的脑子,里面有枕叶颞叶额叶还有海马体和杏仁体,不是个无脑的草履虫,头顶上永远写着peace & love。

就算草履虫,当了妈也不一定peace。

谁带娃,谁有资格情绪不稳定。

500

曾经有一位湖北的小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21天不生气”挑战。

据说全班44名同学,只有一对双胞胎家庭成功完成,其他人都以失败告终。

这个实验说明:中年老母其实情绪很稳定,一直稳定在炸毛的边缘。

你很平静,人家就把你的话当个P。

你有耐心,人家就会让你变成唠叨精。

你格局大,你就等着被气死吧。

对中年老母们来说,生气这种不可抗力看起来是情绪没管理好,可实际上它是有用的——和颜悦色说八百多个字,人家没反应;心平气和讲几十个道理,人家根本不听,甚至孩子他爹还要过来拖后腿。但只要你板起脸,怒发冲冠,一拍桌子,连一个字都不用说,事情全办好了……

合理有效的爆发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节约了时间,对大家都有好处。

中年妇女绝不让任何东西失去价值,我们已经吃起了情绪的红利。

500

好多事就是顺其自然的,说难听点叫火药味,说好听点叫烟火气啊。

一味地劝人别生气,情绪要稳定,要有耐心,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再说大家都挺忙的,与其假装稳定还不如赶紧解决眼下的事。

而且那些总是要求一个妈妈情绪稳定、有耐心、有格局的人,到底是站在啥立场上呢?一个女人一旦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她的情绪是自己掌控的吗?不,你知道控制她喜怒哀乐的按钮有多少吗,别的先不说,说个最简单的吧:作业。

作业强,则全家强。

作业不行,则全家遭殃。

当代家庭情绪指数取决于谁管娃作业。

小到情绪脾气,大到夫妻关系,再大到人生观,在有娃的家庭里,谁管孩子谁享有情绪释放权和最终解释权。

付出的代价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以及校内外一切事务,作业、复习迎考、做小报、做PPT、做手工、排练节目、参加亲子活动、购买课外书、研究政策战略,报补习班兴趣班、报名竞赛、安排夏令营、研究并制作营养餐、与牙医和眼科医生保持联络、跟班主任持续沟通、在家长群里密切互动、安排育儿社交、制定家庭活动方略以及预防早恋……

如果这些都是爸爸管,并能保持孩子表现优异,那所有的老母都或将完成“365天不生气”的挑战,妥妥的。

但大部分的老母并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通常的情况,都是反一反…… 

500

所以,如果一个女人脾气不大好、没有耐心、情绪不稳定,不要嫌弃,反而要敬畏,那说明她是在家里一把抓(或者做得多)的那个人。她连那么多难度极高的事都搞定了,能力一定很强,胸怀一定不小,要珍惜。

而不是整天cosplay专家,去教育她“你要稳定”。

稳定个毛线。

有时候,强行稳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倒是把人给解决了。

忍一时小叶增生,吼一顿海阔天空。

都说成年人世界里,笑代表着所有情绪,开心在笑,生气在笑,郁闷在笑,嫌弃在笑,痛苦在笑,崩溃了也还在笑......那是在外面。

进了家, 爱会融化一切烦恼 气就更不打一处来……

我认为合理范围内的生气不仅不能遏止,还要鼓励。

有理有节、能屈能伸的生气运动,其实是家庭和谐程度的象征,也是一项技术活。

500

已婚有娃妇女的情绪其实已经是逐年升华的——

年轻时只会喜怒形于色,直接跟老公发脾气,一点小事都能跳飞起来。

有了娃开始迫于当妈的无奈爱生闷气,经常一副委曲求全的懂事中年妇女模样。

娃稍大点就经常被爷俩惹得生气,但又不想太折腾,只能低调地变着法表示不满。

从娃读书后才体会到佛系生气的精髓——气自己。

“老公是我找的,孩子是我生的”,默念十遍。

那些年生过的气,都是成长的足迹。

老母也都曾是温柔似水、一往情深,结婚后一个个被生活磨砺得赛张飞,刀枪棍棒,拿得起放不下。不让发脾气,难道是想憋死英雄好汉?

500

一些“婚姻大师”经常教育女人如何“经营情感”、怎样“挽救婚姻”。一些教育专家经常教育妈妈如何带孩子,怎样做榜样。

他们压根没明白情绪其实是一种结果而非原因,光靠压抑情绪是换不来平静与幸福的,好的关系本身就包含了喜怒哀乐和暴躁,这才是活生生的人,别憋坏自己,别假装圣人,才能多活几年。

如果有人非要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peace起来”,我倒是有一个馊主意:少理男人多养猫。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