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办公室接到一个男人来电:喂,还记得我吗……

近年香港电信诈骗量激增,下到十八九岁,上到八九十岁,从本地市民到港漂,都有中招。

有人失去了金钱,有人甚至因此轻生,令人惋惜。

骗法层出不穷,但总有套路可以拆解。

500

内地公安不会打给你

因为疫情,近年很多事情都要远程解决。骗徒也多利用跨境通关不便的事实来引人上钩。

最常见的就是:

我们是某地公安,你有一个可疑包裹被扣在海关/你的银行账户被怀疑洗钱/盗刷信用卡……

请配合调查。

500

图源:香港01

香港警方曾联合广东公安郑重声明:

内地公安机关不会派员到港执法,也不会远程取证或电话办案。

其实想想都知道:警方怎么会电话通知嫌疑人,打草惊蛇?

在香港,对于涉案人士,会有一群阿sir或madam直接找到你(警察一定不会单独出现),亮明身份:

我是西九龙重案组的高级督察xxx,现在怀疑你与一起xxx案件有关,请你跟我回去协助调查。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将成为呈堂证供……

500

《法证先锋》剧照

同理,假如做了什么疑似违背风序良俗的事情,也会有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捉你。

而不是轻飘飘打个电话。

疫情期间的一天清早,卫生署好几位工作人员来到我家,说我们违反了防疫条例。

还出具了定额罚款通知书,不交就要留案底,把睡眼惺忪的我吓了一跳。

他们确实是卫生署的,但后来证明事情是误会。

通过后续沟通,我大概了解政府办事的流程,总的来说还是很认真负责的。

宁可错杀一千,不会放过一个。

骗子不会胆大到在香港假扮香港公职人员,而是会号称内地公安或公检法机构,利用信息差行骗。

500

《精武门》剧照

接听者起初会怀疑有诈;

但见对方对自己的姓名、工作、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便询问如何处理,是否要去警署报案。

他们会说:不行,你的包裹/信用卡是在内地涉案,香港警察不受理。

然后再夸大事情的严重性,并引导你打电话给内地某个指定的公安局或派出所“协助调查”。

受害者一步步按指令将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地方”,对方消失,方觉受骗。

说自己是内地官员的、阻挠你通知香港警方的,绝对是骗子!

500

图源:星岛头条

如果受骗后在香港报警,香港警方会和内地相关机构通过特定合作渠道,依照法律程序办理。

通常追查起来十分繁琐,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为了避免市民受骗,香港警方于2017年成立反诈骗协调中心,进行打击及预防诈骗工作。

各种防骗指南应运而生。

连天桥上都打出横幅:公安及内地官员一定唔会打俾你。

500

图源:Twitter

大家接到陌生电话请一定竖起耳朵,提高警惕啊。

500

电话号码藏玄机

对于遵纪守法、且有一定判断力的人来说,不会掉进前面的陷阱,但骚扰电话防不胜防。

听到如下电话,尤其是机器人声、一字一顿读出来的,可以直接挂掉:

入境处/卫生署提示,此前多次联络你……

这里是顺丰速运,你有一个邮政/速递包裹……

500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这些电话号码通常看着就奇奇怪怪,不听也罢。

但是,见到“未知号码来电”,或者“No Caller ID”的,建议先接听。

因为一些官方机构如政府、学校打给市民时会故意隐藏号码,以避免大量回电影响办公。

要是错过了他们的来电,唯有再等。

香港的固定电话是2、3字开头,一般来说,2字头的多是正规机构(也不全是)。

3字头的有不少是大公司外包出去的推销团队,让你贷款、买房、做体检、买保险……还有些就是骗子。

因为1970年代香港电话号码只有六位数,后来逐渐不够用了,增加到八位数。

3字开头的多是近20几年的新号码,鱼龙混杂。

所以,有不少人一见到3字头电话号码就拒接。

然而一些正经机构,比如海关、报案室和公立医院的电话也是3字头,容易被“误伤”。

500

图源:香港01

有一次,一位的士司机严重车祸,需要做紧急手术。

急症室电话是3字开头,连打了17次,他的家属都拒绝接听。

幸好之后手术成功,误会消除。医生事后慨叹:诈骗电话害人不浅,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之前我也因为用3字头电话联络客户,差点被对方当成骗子,心酸啊。

那么,2字开头的固定电话,或是看起来正常的手提电话就能放心接听吗?也未必。

如果身在香港,接到的固定电话来电会直接显示八位数字。

如果前面还有+852,通常是服务器在海外的诈骗电话,要格外小心。

500

图源:香港反诈骗协调中心

看到不熟悉的未接来电,可以先别急着打回去。

Google一下这个号码,如果是骚扰电话,搜索结果会显示为“xxxx机构的junk call”或“疑似junk call”。

根据个人经验,通常骚扰电话只打一两次。

如果有陌生来电一直打给你,可能真的是有事找你,可以先接电话,听了发现不对再拉黑也不迟。

有些电话网络供应商或手机App会直接显示垃圾来电,这样就更方便甄别骚扰或诈骗电话了。

500

无事献殷勤,有诈快跑

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正规机构,比如银行,手续往往十分繁琐。

去分行要排队,打电话办业务要听音乐、听告示、按键选菜单,最后听到:现在线路繁忙……

接通以后,职员再与你核对各种信息,照章办事,不会事事皆合你心意。

假如对方态度特别殷勤,有求必应,令你如沐春风,十有八九是骗子。

也难怪有人掉入精心布局的陷阱。

比如“杀猪盘”骗徒通过聊天发展感情取得信任;

然后将受害者引入博彩、理财等诈骗平台进行充值,骗感情又骗钱。

500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相亲交友,理财保险,买房买车,线下促销,网上兼职……生活中看似处处有机会,却处处有陷阱。

最令人无语的是,有些骗子明明在法律边缘试探,但就是让人没法抓他。

比如我家附近有个疑似传销点,面向老年人卖产品,走过路过都能听到里面在“上课”。

有时店门口还会有一群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

但按照法律,他们只能在外面给路人派发防骗的传单,好言相劝。

不能阻止老人家进去“听课”,也不能进入大厦抓人。

还会遭到老人家的冷言冷语:你们不要在这里挡住我发财。

500

《回家的诱惑》剧照

老人家前赴后继,往往是受骗了才恍然大悟,慌忙求救,此时大家都很无奈。

唉,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为了防止大家受骗,香港警方等相关机构操碎了心,用各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防骗教育。

这颗圆溜溜的防骗吉祥物“提子”,是“提防骗子”的意思。

500

“提子”号召市民提高警惕,更要提醒身边人,遇到怀疑骗案时,致电防骗易热线18222求助。

500

见招拆招,反客为主

有次加班,有个一看就疑似有诈的电话打来,当时大家都很无聊,我就打开了免提。

对面是个低沉的男声:“喂,还记得我吗?”

这开场白,骗子无疑了。

500

图源:现代电视

我随口说:“是阿强吗?”实际上我根本不认识什么阿强。

但对面热情回答:“是呀。”然后开始嘘寒问暖。

一个同事接话说:“我是阿珍啊,我们一起吃饭呢。”

“阿强”顺水推舟和“阿珍”也打了招呼,说大家得闲饮茶。

眼看要进入骗钱环节,“阿珍”说:

“前几年你家人出车祸住ICU,我好心借了十万块给你,还记得吧。”

我来不及赞她,又接着说:“做人要有良心,虽然人没了,但是钱要还的。你几时还钱?”

“阿强”骂了一声“DLLM”就挂掉了电话。我们一阵爆笑,总结出两条经验:

第一,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

第二,其实可以骂得更难听!

500

图源:香港反诈骗协调中心

但回击仅限于接到电话。

如果是骚扰短信或邮件,尤其是里面有链接时,可能恶意扣费或者有病毒,就不要回复了。

直接删除加举报就好。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经常会掉陷阱。

无论放下怎样的诱饵,采取怎样的步骤,骗子的终极目的都是骗钱。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未必是渣男,也可能是接到疑似骚扰电话或信息的好市民。

让我们看清骗子的套路,让骗子无路可走。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