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鲁与台「断交」在时间点上有两个看点
一月十五日,瑙鲁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并在官方脸书发布总统大卫•拉尼博克•阿迪昂的全国演说,宣布与台湾「断交」,不再视台湾为国家,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瑙鲁政府的声明表示,这个决定是为了瑙鲁和瑙鲁人民的最大利益,国家将转向「一个中国」原则,并称此原则符合联合国第二七五八号决议,并寻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声明称,「这意味瑙鲁将不再承认『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单独的国家,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份,并将自即日起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不再发展任何双边关系、与台湾的官方关系或官方往来。」
瑙鲁的这个「断交」声明,让台湾当局顿生「突然袭击」之感。因为就在两天前,赖清德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消息传到瑙鲁后,瑙鲁政府还透过外交部次长、总统府秘书长发来贺电,其实按照时差来说,这个贺电还是在一天前致发的,却突然间就宣布「断交」,而且还是「单方面宣布」,事前没有告知台湾当局,让台湾当局猝不及防。据说,台湾当局的驻瑙官员,在收看到相关讯息后,当即跑到瑙鲁外交部求见,但却吃了「闭门羹」,可见瑙鲁与台湾当局「断交」的态度十分坚决。
正因为如此,台湾当局的「外交部」次长田中光召开记者会就此作出相关说明时,就连说了三次「来的很突然」。称当日上午十一时四十五分接到讯息,「挽回不来,他已不见我们『大使』,表示心意已定」、「中国利用这段时间、毫无预警地让他作出决定。」
其实,瑙鲁是由提前作出「预警」,但发放对象并不是台湾当局而已。实际上,据澳洲国际发展及太平洋部部长康洛伊昨日表示,瑙鲁在与台湾当局「断交」前有先知会澳洲,但并不是先与澳洲政府商量才做出此决定。康洛伊说:「这是瑙鲁主权政府所做出的决定,而我们尊重他们的决策。」
瑙鲁之所以提前告诉澳洲政府,可能是与澳洲有意撤销在瑙鲁设立的离岸难民留置中心有关。实际上,瑙鲁的鸟粪资源过度开发,接近枯竭导致瑙鲁的财政紧张之际,从二零零一年起同意澳洲在当地设置离岸难民留置中心,澳洲给予的相关经费自此成为诺鲁的主要经济来源,并在过去二十年来逐渐脱离破产危机而再度跻身高收入国家。根据去年的瑙鲁财收数据,该国三分之一的盈余来自于澳洲支付的难民留置中心经费。只是澳洲的难民留置中心人数近来锐减,一项预算报告指出,澳洲有意在二零二六年底终结这项计画,势必将重挫瑙鲁的经济命脉。因此,瑙鲁把将要与中国建交的消息提前透露给澳洲,不无「还击」的意思。
但「够意思」的是,曾经在四年前的台湾地区大选中,以「王立强案」帮了蔡英文的选情一把的澳洲,这次却没有把瑙鲁将要与台湾当局「断交」的「情报」转传给台湾当局,让台湾当局没有「预警」地遭受「突然袭击」。其原因,既有可能是澳洲以为台湾当局也已收到相关信息,因而无需其「多管闲事」地传告台湾当局;也有可能是澳洲对四年前大造后来连其自己也承认是「流料」的「王立强案」文章,影响了台湾地区大选的选情有所反思,因而尽量避免介入台湾地区今次的大选。
但以逆向思维思考,说不准这正是澳洲「介选」的动作,避免在投票前公布此消息,冲击赖清德的选情。当然,澳洲倘若是有心提前告知台湾当局,也可以透过私下渠道秘密告知,而不是公开宣扬。
这个瑙鲁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的事件,在「时间点」上有两个看点。其一,是在赖清德当选后,及美国派出代表团赴台后随即公布。一方面,正如许多论证所言,是对民进党当局尤其是赖清德本人的「警告」;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政府的「警醒」,由于瑙鲁是属于美国及澳洲的地盘,是南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因而对中国与瑙鲁建交后,对美国的南太平洋战略会有一定的牵制。
其二,瑙鲁是在赖清德当选后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的,带有「赠庆」的意味;而在二十二年前,瑙鲁是在陈水扁兼任民进党主席的当天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的,当时不但是民进党内部,即使是台湾政媒两界,都普遍认为这是北京对陈水扁兼任民进党主席送上的「黑色贺礼」。前后两次「断交」的时间点,都是民进党本应「庆祝」之时,却是由瑙鲁来「搅局打岔」,形成「前后呼应」、「互相辉映」的格局。
实际上,二零零二年七月二十日瑙鲁首次与台湾当局「断交」之日,正是民进党第十届第一次「全代会」修改党章,增订「『总统』为当然党主席」条款,因而陈水扁兼任民进党主席之时,此事被民进党当局视为「赠庆」,气得前几天刚在金门前线放话「邀请江泽民先生来大担岛喝茶」的陈水扁,当即修改在庆祝宴会上的讲话稿,删掉了原稿中的「推动三通」等词句,临时加上「走咱台湾自己的路」的偏激之语。随后,还在与日本台侨领袖金美龄的电讯视频会议中,正式提出「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台独」口号,后来还进一步推动「公投制宪」、「台湾正名」。
这就要看,蔡英文(「五二零」前)或赖清德(「五二零」后)是否也像陈水扁当年那样,走偏锋路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