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带来人类愚蠢化吗

不可否认,ChatGPT和一众大模型的出现对人们是极大的震动。如今,给一个题目,一个大概的思路和要求,ChatGPT能自己搜资料,自己组织,最后诌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报告或者文章来。也确实有人用这些AI文交差,成功糊弄上司后心情大好,幸福感爆满。类似的国内大模型也在纷纷落地。

不管是可喜还是可怕,曾经放狗一搜就能得到的现成答案,现在放屁一问,得到更加精准、睿智、完整、像样的答案。估计大中小学生用上这等新锐武器,很少有老师能看出来这是学生在作弊。

放惯屁后,人们会习惯性地依赖AI、放弃思考,而愚蠢化吗?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也有现成的纠正。

比如说,老板意识到只需要AI就能写报告,那还要“你”干什么?“你”要竞争过AI,只有比AI的彩虹屁更有创意,更有真料,才有留下“你”的必要。

换句话说,机器与人力竞争的时候,人不能和机器比力气,必定是从把机器变成人力的延伸入手,使得机器成为人力的补充,而不是代替。给机器使绊子是没用的,用工会不让机器代替人也是没用的,该来的总会来。

AI也是一样。AI能代替的其实是脑力劳动中重复性、按部就班的部分。AI没有真正的创意,至少现在还看不出AI有这个能力。AI的创意都来自历代人们的创意,AI只能翻新、揉合。所谓AI原创绘画,还是人类输入了风格、意境、题材等构思后,才由AI“创作”的。所以有一个官司,AI绘画被盗版了,被告指这是AI所作,AI不能作为法人,所以没有知识产权。但法庭还是判原告赢了,因为AI是根据原告的构思创作的,知识产权属于原告。

所以,还是一样,在AI时代,要不被AI淘汰,只有跑赢AI。不是靠记忆和笔头,也无法再从历史构思中抄一遍蒙混过关,而是靠真正的创意和全新的构思。

这需要人们更加用脑,“不过脑子”必然被AI淘汰,且不说在盲信中被AI错误带歪,就像无数在盲信中被GPS带歪的驾车人一样。

这也需要人们更多“品书”,因为书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见识,这是供踩的肩膀。“你”不踩,只有等AI洪水淹没脖子,然后是头顶。

很多人喜欢手机读书。手机上还是可以读书的,但谁知道手机上有多少是AI文?用魔法打败魔法?嘿嘿,有意思的想法。

那AI会带来人类愚蠢化吗?应该说是带来人类智力的差异化。一部分人进化到“使唤AI”,另一部分人被AI淘汰为人形动物。

届时一定会爆发关于权利、平等的争论,也一定会造成社会乃至世界的新的分层和固化。在工业革命之前,没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分别,实际上大家都相差不多。工业革命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化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在还在挣扎中,只有少数实现“阶层跃升”。AI是下一个关口。

​随着AI的进化,人类或许会重新认识到锻炼脑力的重要性。自从有了车马,人类就有了代步工具。现代的汽车、公交更是便利。但人类越来越意识到活动手脚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有时会有车不坐,宁愿走几步,或者骑自行车锻炼身体,闲暇下来更是会出门远足、爬山。AI发达后也是一样,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持心智强健与保持身体强健同等重要,可以放屁的时候,也宁愿自己动手,用“笨办法”查资料、动脑筋、动笔头。

AI会带来新的社会分层,这是悲惨的,但也是现实可能的。AI不会带来人类的愚蠢化,就像机器没有带来人类的孱弱化一样,但会带来一部分人被沉淀到社会底层,而他们原来可能还是中层之上。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